回去后,这些杀人恶魔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还得到了天皇的表彰。
艰难审判
电影《屠城血证》里,外国人凯蒂坐在船上,打开了一包照片——那是南京大屠杀的 " 血证 ",记录了日军虐杀百姓的瞬间。
当日军发现有人留存下这些证据,就会赶尽杀绝,于是照相馆老板、歌女、学生等都因为这血证而失去生命,男主最后被日军追到潜入钟楼,丧心病狂的日军,直接放火烧楼 ……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有原型。
大屠杀发生时,一位照相馆学徒帮日军冲洗完照片,悄悄多洗了几十张,冒险留下了这些 " 血证 ",成为后来指认日军罪行的有力证据。
但即使有 " 血证 " 在前,战犯也坚决不认罪。
1947 年 2 月 6 日南京军事法庭公审,面对指控,谷寿夫全盘否认。
有如此底气,是因为他知道,日本政府及军方的档案文件均已销毁殆尽,还有学者发现,日本投降之后到联合国军队进驻为止,存在两个星期的 " 空白期 ",在这两个星期内,日本内阁决定命令烧毁各类公文,以此掩埋罪证。
对于谷寿夫的全盘否认,庭上的中国人愤概不已。
为此,庭长石美瑜命人将中华门外的死难者遗骸取来,把头骨放成一排放在庭上,黑洞洞的眼睛就对着被告席——这也成为战犯庭审上历史性的一幕。
一瞬间,法庭响起许多同胞的嚎哭声,谷寿夫看到颅骨,也被震住了,但很快还是恢复镇静,继续狡辩,甚至要求传唤自己的证人 …… 被石美瑜当场拒绝。
就这样,即使罪证确凿,谷寿夫还硬是狡辩到底,一审死刑不服再上诉。
二审时又故技重施,但他的辩解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维持原判。
而这个杀人如麻的魔头,在上刑场之前却变得神色惨淡,一度腿软走不动路。
同样,面对日本的新闻、书籍都记载了野田毅和向井敏明比赛杀人这一事实,两个人百般抵赖,拒绝认罪。
另一位杀人魔田中军吉,面对那张臭名昭著的挥刀砍平民头颅的照片,他也以冬季不可能身上只穿衬衣为由,说照片是作假。
这更让人联想到一种细思极恐的可能:他或是杀人杀得热了,才脱下冬衣
这其中,野田毅坚称自己无罪,得到死刑判决后,还写了一份 " 致日本人民的通知 ",说自己没有犯下罪行;
临死前甚至留下一份遗书,称屠杀战俘无罪,判处他死刑是一种 " 报复 "。
而甲级战犯松井石根,干脆声称南京大屠杀 " 纯系污蔑 ",以自己生病为由撇清责任。
松井石根最终以甲级战犯身份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为了记录下战犯的罪行,许多 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留 " 血证 ",还有更多的正义之士如石美瑜、高文彬等更是费尽心力寻找证据,为求一个公平、公正的审判结果而努力奔波。
战犯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这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并非战犯主动认罪。他们临死前,对南京城内的累累白骨毫无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