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录制《火星情报局》,杨迪都会提前到场,拿到当期主题后就在办公桌前静静地坐一下午去想故事,以便晚上录制时有好的发挥。
杨迪曾经形容自己 " 物美价廉 ",编导专业出身的他,会主动站在节目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导演和嘉宾们一起呈现精彩的内容。
" 我希望一切时间都是有效利用起来的,我可以提前准备,跟我对话的时候可以很直接地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同一个故事,杨迪要求自己尽量不要讲超过三遍,这也要求他不断地积攒新的素材。
勤奋与才华之外,作为综艺人,杨迪也有着自己的相对 " 优势 " ——外形。
从喜剧的角度来说,形体和表情都是演员传达情绪的重要帮手,并不出色的外形是很多成功 " 包袱 " 的来源,很多时候,外形也帮了杨迪的大忙。
" 我还挺感谢自己这个外貌。在电视上,哪怕你看了这期节目,你没有记住我的名字,你一定能记住我的声音和记住我的脸,因为非常有特点。"
同样的事,杨迪做出来就会更有喜剧效果。
一个屡试不爽的做法是,当讨论起 " 这件衣服谁穿好看 ",杨迪往往会主动上前试穿," 我随便一穿,再加上我肢体的一些动作、表情,一定就是有效果的,我比较善用自己的一些外貌特征吧。"
从喜欢到热爱,从职业到专业,杨迪在收集欢乐、传播笑声的路上一骑绝尘,即便再难也没有想过要换条路走。
成为 " 明星 ",他也依然没有自己的宣传。他认为自己只负责生产内容,好的内容自然有节目方、媒体甚至营销号宣传。
他更不介意自己被叫做 " 综艺咖 "," 这个根本就是我想干的事儿,我干成了,大家一想到我就能想到我是综艺人。"
实际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做综艺,也要做得专业、像样。展望未来十年,他依旧希望做一个能够让大家感到快乐的人," 我觉得综艺这个事不会消亡掉,我会把这个事做好。"
毕竟,如果可以,谁不想永远开心,做一个快乐的人呢?杨迪常想,人生中总有难熬的日子,让大家快乐哪怕一点点,兴许,也能算得上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