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和杨晓芸这一对,看上去最不成熟,相识第一天决定恋爱,从家里偷户口本闪婚,婚姻生活中,杨晓芸嫌向南不上进,向南厌倦杨晓芸太任性。
但在经历了离婚流产等一系列事件后,不着调的向南明白了什么是责任。
任性的杨晓芸也试图去理解,家庭责任属于双方,不能全部依靠伴侣。
还有华子的女朋友,北漂女孩露露,她看似虚荣,其实是年轻一辈中最清醒的人。
她的梦想始终没变,将母亲和弟弟接到北京,一家人团聚过上好日子。
为了留在北京,她在剧情前期与华子共同开店,同样为了留在北京,她背叛华子,选择了他的好友光头结婚。
新婚当晚,趁光头睡着,露露蹑手蹑脚地走进另一个房间,她独自跪在月光下,坦白自己依然爱着华子。但她明白," 爱情是奢侈品,我不能贪得无厌什么都要。"
" 我必须懂得满足。"
露露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治好了弟弟的耳朵,也将一家人接到北京团聚。
所有人都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伴,发现了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事物,这已然足够。
" 奋斗 " 的情绪,正在消失
《奋斗》的题眼,并非众人如何奋斗,而是他们为了什么而奋斗。
陆涛的亲生父亲徐志森,最符合 " 奋斗 " 主题,他有着典型的 60 后富豪发家史,白手起家,为了出人头地,抛家弃子远赴大洋彼岸,伤害过他爱的人,也伤害过爱他的人。
从商多年,徐志森忙于和同行厮杀,将商业利益最大化,一刻都不曾停歇。
故事的末尾,他身患重病,身边只有下属照顾,唯一的儿子却不想与他为伍。
他得到了财富,也付出了代价。
在儿子眼里,他只是一个可怜的无家可归的人。
走到人生终途,徐志森拉着前妻的手," 如果这次能缓过来,我还要找陆涛,我要让他回来。
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永远不要分开。"
徐志森最终发现,没有了家人陪伴,胜利果实无人分享,多大成就也只是虚妄。
回想当初,徐志森之所以能够如此勤勉地奋斗一生,并想将儿子变成和自己同样的人,或许是因为,他看到了奋斗的成果,收获了金钱、地位以及别人的尊重。
这条路虽然辛苦,却永远不必向他人低头。
于是,他想改变陆涛,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他多次教育陆涛," 人人都会开快车,重要的是要能刹住车 "。
劝儿子别将爱情看得太重," 感情世界没有投资回报率,没有价值 "。
但他从来没能真正地改变过陆涛。
《奋斗》结尾,留给陆涛一个终极选择,成为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意味着继承父亲的家产,重复徐志森当年走的老路;理想主义则代表着他回归属于陆涛的平凡生活,告别所有的名利诱惑,从头开始奋斗。
陆涛的答案我们都知道,他陪夏琳去法国完成深造,毫无牵挂地放弃了父亲的所有财产,选择自己奋斗。
" 我是陆涛,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简单而诚实的人。
我喜欢设计我就做设计,我爱夏琳我就跟她结婚,我有朋友我就会经常跟他们在一起 ……
我没有野心不想控制谁,我也讨厌与人斗争,我就喜欢我现在的生活,这是我的奋斗所得。"
陆涛这段话曾经感动了很多人,他的选择代表着理想主义的胜利,也说出了 21 世纪开端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物质诱惑时内心的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