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三鸟。
当然,最终的决定权在袁泉手中。

思考再三。
11岁的袁泉一个人踏上了漫长且辛苦的住校生涯。
其辛苦程度和专业程度,让大多数人欲哭无泪。

去了第一天,开腿。
去了三四天,下叉,横竖,贴墙,老师拿棍挡着。
每天踢腿,各种踢,每样来几圈。
朝天蹬,金鸡独立,扎马步基本都是将近半小时起。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前桥后桥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侧手翻侧空翻。

小年纪搞得就跟高考似的,每天醒着就是练,吃着饭都站着。
袁泉也要强。
班里每一天都有孩子哭,疼累的那种哭。
袁泉从来不哭。
疼也不哭。
累也不哭。
能练着练着伤了,压着腿直接睡着了,也没张口抱怨过一次。

7年的日记,记录下每天的心酸。
除此之外,她还写了297封家书。
家书与日记的困苦完全相反。
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欣喜与趣事,只报喜不报忧。
02

96级中戏表演班,可以说是卧虎藏龙。
有清水出芙蓉的“国际章”。
有阳光明艳,女人味十足的曾黎。
有演技真实,自信利落地秦海璐。
跟这么一群大美人当同学,刚入学那会儿袁泉还真拍不上号。

合照,聚会,活动。
永远摒弃各种鲜艳的衣服,蹲在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里。
潜伏时间越长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凋谢得也就越快。

袁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眼前的怀才不遇并不忧愁。
悄悄努力,深耕自己,提升自己,突破随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998年,滕文骥要开拍《春天的狂想》。
需要一个演员。

按资排辈,这个机会怎么算,都落不到袁泉的头上。
但命运,给这个刻苦的小姑娘埋了一颗彩蛋。
这个角色需要会唱京韵大鼓,有专业京剧表演的底子。
就这一条,将百分之九十五的女学生给筛了出去,剩下百分之五中。
袁泉是最好的选择。

滕文骥,作为占据第四代导演半壁江山的“大佬”。
眼光一向非常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