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他凑了一群没名气的小演员,打造了精品之作《北京深秋的故事》
集齐了陈宝国、吴越、胡军、李亚鹏、廖凡、何冰、丁嘉丽、夏立新。
话说这得要独具什么样的慧眼,才能凑出这么齐齐整整的一队顶级演员的人马啊?

当年,滕文骥与袁泉短暂的合作过后。
和这小丫头的老师常莉,围绕着袁泉聊了许久。
他毫不吝啬地夸奖着这小丫头的演技:“这个女孩不得了,将来一定会非常火。”
并坚持认为,五年内,袁泉必定大火。
老师常莉的想法截然相反。

在她看来,袁泉的内外部形象都很好,在演员之中属于佼佼者。
但她本身最大的问题在于,她个人不是特别在乎名利。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年纪轻轻就淡泊名利,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这句话放在娱乐圈,可以说是真理。
淡泊意味着,你要退出娱乐圈的花花世界,各种导演明星创造的小圈子,小诱惑。
以及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广告、娱乐节目。
还要跳出明星、跳出大V、跳出各种舆论引导者所设置的种种商业陷阱和营销圈套。
03
一个没有曝光度的明星,可以清醒的甚至世界,审视作品,同事审视自己。
却不具备商业价值。

这是硬伤。
当时,所有常莉带的96届班级全班都在拼命想要成为星光熠熠的明星。
梅婷为了一马当先,不惜与导演产生纠葛,最后退学出演《北方故事》。

章子怡火急火燎的在各种交际圈子,试镜组中刷脸熟,最后接了个500块钱的榨菜广告。

所有人都沉不住气,唯有袁泉。
不争不抢,不追不赶。

如果不是剧本中需要一个会京剧的人,她将毫无水火地度过学生时代。
这种性子,是福也是祸。
给袁泉的未来,带来了太多不确定因素。
所以倒是常莉坚信:
“袁泉即便是会红,也不会突然红。”
“她属于那种逐渐红起来的演员,这与她不张扬,不咄咄逼人的性格有关。”

谁能当道,滕文骥和常莉的这段对话,常莉一语成戳。
在全班同学为了成为明星大展身手的时候。
梅婷相当沉得住气。
“每次我出晨功,只有袁泉一个人永远站在那,领着一个小水壶,念着各种台词和顺口溜。”——田征

1998年,对袁泉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