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媒体评价:" 没有任何技能,一味凭借审丑博噱头的 ESO 男团必将很快面临被淘汰 "" 搞流量,没有下限 "。
这话倒是说得不假,别说这种山窝里飞出来的假明星,就连那些凤凰窝里的真顶流,面对风云变幻的娱乐圈、神秘莫测的舆论场,也可能随时塌房、随时淘汰。
但关于 " 博眼球 "" 搞流量 " 的粗暴指责,却又不占道理了。不好意思,很多时候,偶像与草根,在制造流量面前,拼的只是 " 谁的流量更高级 " 罢了。
我们知道,流量、热搜早就是一门公开的生意,明码标价。
数据造假也早已构成了饭圈庞大的产业链,早在 " 清朗 " 之前,代刷业务与技术水军齐飞,而每一个粉丝也都心甘情愿地化身 " 数据小工 ",免费为偶像贡献流量。
这种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 数据造假 " 都可以被原谅,大家又何苦追着几个买不起热搜的农村小伙死死不放呢?
偶像与草根,在制造流量面前,拼的只是 " 谁的流量更高级 " 罢了。/ 海报图
其实令很多人跳脚的,是因为以 ESO 为代表的草根男团掀开了资本运作下的流量遮羞布。
他们没有经过包装、没有经过偶像公司所宣传的 " 刻骨铭心 " 的训练,甚至没钱挂靠公司 " 买流量 ",就赤裸裸地上场并且玩转了流量本身。
于是,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成了 " 审丑 " 的代名词。
这背后指向的更严肃的问题却是:谁拥有界定 " 美 "" 丑 " 的权力?谁有权享受 " 合理正当 " 的流量?
ESO 的出道歌曲《青春时代》里那些毫无意义的正能量歌词,和流量偶像们让人满脸黑线的口水歌,真的有本质上的差异吗?ESO 那些笨拙的动作、卡点,不正是一些当红小鲜肉的缩影?
谁拥有界定 " 美 "" 丑 " 的权力?/《青春时代》MV 截图
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人看来,出身平民且没有机会获得实力,就是血液里流淌的原罪。那些车轱辘话一样的精英主义傲慢说辞,永远正义、永远热泪盈眶。
但我们还是要说,有时候,低劣的戏仿并不可耻,可耻的反而是那些高级不露痕迹的 " 模仿 ",韩国的《Produce 101》转眼就成了《偶像练习生》,难道不是在赚流量钱吗?
更何况,ESO 还为我们提供了比参与式追星更民主的互动方式—— " 参与式出道 "。只要你觉得自己像哪个明星,艾特他们、加入他们。如今,评论区已经挤满了等待高光的普通人,有刘二菲,有 Angela Body,也有关晓疼。
解构地批判,也解构地创造——用在各位山寨偶像身上,再合适不过。
ESO 之后,EMO 也出圈了。/ 短视频截图
这不,鹿哈临时退团,很快就有了鹿啥;ESO 之后,EMO 也出圈了。正如范蒸蒸所说:" 内娱要完了,哦不,内娱要变天了。"
参考资料
人间后视镜 |" 内娱顶流 "ESO:搞假的没意思
界面文化 | 少女偶像到底需不需要 " 实力 "?从杨超越谈起
界面文化 | 从《超级女声》到《偶像练习生》的变与不变,专访杨玲
全天候科技 | 蔡徐坤微博 1 亿转发背后,谁在制造假流量?
知乎 | 韩团舞蹈真的很难吗,够不够专业?朴智旻的现代舞真的很厉害吗?
汪民安 | 文化研究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