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然间,一声 " 杀人了 " 划破宁静。
再没有第二声呼救,随着几声枪响,全厂员工四个月的工资被席卷一空。
持枪者回眸,眼神又狠又邪,毫不闪躲,看得人脊背发凉。
这两桩抢劫杀人案并非剧情主线,却铺陈开一个真实可感的罪恶滋生的大环境。
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东北,工业没落,下岗潮走向高峰。
大量失业令安稳生活顷刻崩塌,社会关系出现裂痕。随之促生的,是面对时代变迁的不安和凶猛的暴力宣泄。
有人开始沉迷酒精、赌博,甚至铤而走险杀人越货。
剧中的出租车杀人抢劫案,可在现实中找到多起相似原型。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便是沈阳"3 · 8 大案 "。一伙人抢劫运钞车、工资款,先后用刀、枪杀害 16 人,犯罪时间长达 12 年。
案件后来拍成纪实电视剧
抢劫案的主犯秦大志(刘钧 饰),是秦理的父亲。
他背负多条人命,表面上不动声色,骨子里穷凶极恶。
最瘆人的,不是他杀人时的冷血麻木,而是审讯中的冷静自持。
面对经验丰富的警察冯国金(王砚辉 饰),他甚至能谈笑风生,偶尔蹦出一两句令人细思极恐的话语。
比如," 人一辈子多少钱够用?反正我是没够 ……" 说着,他竟笑出声。
那一瞬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秦大志将生命中不多的温情留给了儿子秦理。
在行刑前,他面对记者的镜头,读出给儿子的信件:
" 希望我的阴影不要笼罩你的一生,你有本事可以自己走向光明。"
这个情节亦有现实可考——沈阳 "3 · 8 大案 " 的罪犯之一汪家礼,被执行死刑前,就接受采访,读了写给儿子的信,句句劝其向善。
劝人善易,劝己善难。字里行间,充满讽刺和悲情。
除了罪案设定上的还原,剧中罪案发生的场景也有迹可循。
比如,被发现奸杀案尸体的" 鬼楼 "。
作为一栋破败的烂尾楼,那儿只有无家可归的拾荒者、精神病患者寄居,是天然的犯罪场所。
将抛尸地选在此,不仅增加悬疑感,更将时代浪潮下被主流社会抛弃在城市废墟中的边缘群体,拉回到观众视野。
在罪案展开层面,《胆小鬼》像一把刀,划开了时代的伤口,制造出一种真实的恐惧。
冷 · 东北美学
东北这块宝地,在拍摄悬疑犯罪题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萧条的小城、老旧的街区、铁与锈的工厂、铁道上行进的火车,和似乎要下到地老天荒的漫天大雪。
这些时代的印记,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东北美学,兼具粗粝写实与文艺肃杀。
它们投射着老工业城市深处的暗流涌动,和阵痛期人们精神的迷茫隐忍。
冷冽的天气,将欲望反衬得更为炽烈。
如鲜血泼洒在冰雪,让冲击来得更为生猛。
十年前,黄姝倒在了冰天雪地里;十年后,秦理踩在皑皑白雪之上。
是复仇,还是救赎?
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东北日常生活场景,如歌舞厅、溜冰场、洗浴中心、修天线的天台、堆满书本的课桌和贴着视力表的教室 ...... 也在剧中得到完美呈现,增添了一丝温暖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