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 20 日,这个有点特殊的日子,疯产姐妹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视频中邵雨轩没有给张小花准备礼物,张小花则略带开玩笑的说:" 在你眼里,我是你的朋友吗?你把我算做什么东西啦!"
自此开始,她们停更至今。
合拍,不如联动
疯产姐妹虽然没有签约公司,但两者之间明确的分工(张小花负责幕后邵雨轩负责台前)都很像 MCN 和出镜演员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既是 " 姐妹 " 也是合作伙伴,才共同把账号做成了抖音顶流。
但两人复杂的关系和或许并不清晰的分成制度,都让这种合作走到了终局。此时,另一个问题被摆了出来: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问题发生?事实上,疯产姐妹的流量核心。一在于剧情号的赛道,二在于姐妹之间的情感关系。但后者,其实不必需要同一个账号就可以实现。
不久前,抖音刚刚上线了一个新功能 " 共同创作 ",这个功能与 B 站早两年就开发出的功能 " 联合投稿 " 基本一样,主要作用是可以让出镜的演员所有的账号都可以在视频下方出现,可以迅速实现大号带小号,形成矩阵账号的作用。
对于 B 站来说,这个功能孵化自社区内部的文化,UP 主之间互相认识并成为朋友,乃至一起做视频,最后由官方开设一个功能,让参与制作视频的每一个 UP 主都能共享流量激励或者名列其中。从用户到社区的功能,最终又被广泛地运用到用户之中。许多 UP 主的下场参与,则将这项功能发扬光大。
仅以 B 站的生态为例,2021 年时,由 UP 主 " 力元君 " 和 " 雨哥到处跑 " 参与制作的 " 蹭饭挑战 " 系列和自制综艺 " 下一个是谁 " 系列,几乎每一期都成为了 B 站日榜第一的作品。
同期的 UP 主也注意到了这点,UP 主 " 小潮院长 " 在自己开设公司后,便一口气开设了两个新账号,各账号之间既独立运营有自己的分区,又会互相串场形成联动,通过这种方式,两个新号粉丝迅速突破百万,并实现商业化。
抖音的 " 共同创作 " 功能要更晚,则是由于抖音大 V 之间的联动要出现地更晚,相比于 B 站,抖音作为社区的属性要远远弱化,这也使得网红作为普通用户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再加上如果各自签约不同的公司,那联动的难度也就更大。
但联动带来的流量收益是可观的,无论是素人大 V 自发抱团,还是同一个公司为了让流量互相吸引,众多大 V 联动也就成了必然到来的事情。" 共同创作 " 功能则应运而生。即使是疯产姐妹,也在停更前的一段时间里,密集地和其他抖音网红进行了联动,联动人包括 " 陆仙人、疯狂小杨哥、林依轮 " 等多位大 V。
疯产姐妹联动陆仙人
在联动的过程中,一条视频既可以将创作者的 IP 价值叠加,获得更多的流量基础,同时也能让本身从不相见的两个内容创作者产生化学反应,制造更好的节目效果。尤其在 " 剧情号 " 这一领域中,创作者的联动还可以用不同角色扮演的形式来体现,最终用人设 + 角色形成流量最大化。
而即使是剧情号之外,众多抖音颜值博主也发现了联动这一流量密码,既然观众容易审美疲劳喜新厌旧,就干脆姐妹团一起出镜,甚至也有精细化的运营方式,两个视频账号既稳定联动,同时又分风格去运营,一个账号做颜值,另一个账号则做剧情。
对于此类账号而言,观众或许很难将两者严格细分,更多时候消费的正是类似疯产姐妹的 " 情感链接 ",但好处则在于,这种方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其中一个人单飞的风险,即使合作伙伴中途退出,影响也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针对大号进行矩阵小号孵化也是可行的方式之一。如今邵雨轩虽然公布了个人账号,也几乎在一瞬间涨粉三百多万,但缺少持续的运营让这个小号相比 4000 万的大号仍有很大的差距。若从一开始,账号的运营者就针对性地孵化小号,那一方独立单飞,也不会对账号造成本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