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选择去弑父。
不仅自己不报警,还拼命阻止孟超报警。
但事实上,在拿到 U 盘之前,极力地叫孟超报警的也是她。
大家都在质问,晓雨为什么不报警。
导演李玉再次下场解释。
说现实情况很多人就是选择不报警的,这是「复杂灰色的人性」。
还举了一个现实中大学教授杀死学校领导的例子。
可惜,导演的这个现实例子,并不具有说服力。
大学教授杀学校领导,是因为对方「太欺负人」。
这个点,其实很好共情。
但电影里的养父,对晓雨非常好。
晓雨的亲生父亲失踪后,母亲也很快改嫁,不管女儿。
而养父,却负责了她所有的生活所需,还供她上大学,读研究生。
简直是当亲女儿供着,无微不至,呵护有加。
当然,他这么做是为了赎罪。
可在晓雨眼里,对待养父的情感应该更加复杂和微妙,不该仅仅只是彻骨的仇恨。
不仅如此,电影对于晓雨和她亲生父亲之间的故事,完全没有交代。
如此一来,观众也很难理解她与亲生父亲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
很多人说本片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相似。
片中,马思纯同样饰演一个弑父的女儿角色,小诺。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她后来得知,张颂文饰演的唐主任,并非她亲生的父亲。
虽说对小诺一直还算不错,但他自卑又虚荣,懦弱又无能,还经常家暴妻子。
小诺对他充满仇恨,显然就很合乎情理。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相比之下,《断 · 桥》中人性的「复杂」和「灰色」,似乎只存在于导演的口中。
在影片中,反而有些单薄,无法得到观众的共情。
总之。
说是悬疑,却没悬念。
说是犯罪,却不缜密。
说是人性,却又难以共情。
而导演三番五次的解释和回应,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激起了部分观众的怒火。
本来,这部片 6.3,勉勉强强及格,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很正常。
但导演却在微博上有意无意地内涵观众:
「没有苦难,所以看不懂」
将口碑不好的问题,推给大众的欣赏水平。
这种解释方式,实在有失风度。
当然,在鱼叔看来,《断 · 桥》绝对不是一部大烂片。
影片的质感不错,摄影、音效都属于国内一流。
其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也是值得鼓励的。
只是可惜,导演并没有很好地掌控这个故事。
而情节上的 bug,也让人物的情感,没能具有更好的感染力。
此为遗憾之一。
鱼叔对此片的另一大遗憾,是影片拍得有些「无聊」。
这种无聊,一方面体现在一种与其他作品的相似上。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断 · 桥》被很多人说像这像那。
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正如前面所说,范伟饰演的养父形象,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张颂文的贪腐官员十分相似。
两部影片在画风上也很接近,因为摄影指导都是同一人,曾剑。
上《风雨云》;下《断 · 桥》
在结构和主题上,又处处被人看出《少年的你》的影子。
仿佛是较劲一般。
易烊千玺演了一个野孩子,王俊凯在这里也演了一个野孩子。
前者骑摩托车载着周冬雨,后者骑摩托车载着马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