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最后选择自我牺牲,后者最后也选择自我牺牲。
前者是为了守护周冬雨,后者则是为了拯救马思纯。
不是鱼叔要拉踩。
而是这种相似性,必然会让后一部影片失去新鲜感。
另一方面,这种无聊也体现在一种太过平稳的「确定性」。
主人公晓雨需要一个人,推动她去寻找养父的秘密。
这时候,孟超就出现了。
但他出现的动机又很模糊。
就因为晓雨长得像他姐姐?
况且,时间已经相隔 8 年,他还是个潜逃杀人犯。
8 年没换地方,也还要主动暴露住址和身份,去告诉晓雨一个他也并不是很确定、也没有证据的猜测。
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个角色都像是一个工具人。
再然后,需要一个视频证据,来坐实养父的罪行。
这时候,一个拿着 U 盘的情人出现了。
这个视频,居然是养父多年的工作伙伴,在自己身上装了一个针孔摄像头。
最后需要一个爆破场景,爆破工程也突然有了。
两拨人的约定地点,也被安排在这里。
为什么不是别处?
原因是,养父自己忘记了。
正如很多网友所说,电影剧情四平八稳,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毫无波澜。
可以不必是悬疑片,但不能因此放弃故事上的精彩。
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是能够给予观众惊喜的。
而《断桥》的所有剧情发展,都像固定流程式的一一出现。
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实际上,李玉导演并非没有令人惊喜的作品。
作为内地非常稀缺的女导演,其早年的创作,非常犀利。
比如 2005 年的《红颜》。
拍摄这部影片时,李玉要名气没名气,要资源没资源。
卡司没有请到一个大牌明星,画质也是相当的粗粝、朴素。
但影片却得到了非常多好的好评,让人眼前一亮。
豆瓣评分至今 8.0。
后来陆续拍摄的《苹果》和《观音山》,也表现不俗。
分别获得国内、国际上多个奖项。
后者投资只有 1200 万,最终票房 7300 万,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谓票房口碑双丰收。
这奠定了李玉后来的创作方向。
与范冰冰形成深度捆绑,寻求市场兴趣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平衡。
然而,曾经「站着把钱赚了」的优势,却渐渐成为了她的桎梏。
后来拍摄的《二次曝光》,则越来越有意识地往主流转型。
不断加入惊悚和悬疑元素,吊起大家的胃口。
但在内核上,它没有进行任何深入的精神层面探讨。
豆瓣评分 6.1,口碑不佳。
2015 年,《万物生长》也一样。
借助青春片的热潮,改编冯唐的热门小说。
但内核仍然是空洞做作的。
最终豆瓣评分 5.7,刷新口碑新低。
近两年,喜剧片崛起。
李玉又在 2021 年出了《阳光劫匪》。
同样的问题更加突出。
既想做商业类型片,又想做背离类型片的气质。
结果,全片都透漏着不伦不类的拧巴。
豆瓣评分才 3.6,票房仅 4000 万。
这一次的《断 · 桥》,依然毫不意外。
李玉再次在影片中加入了众多吸人眼球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