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犯罪、爱情,甚至是男顶流的银幕初吻,等等。
还尝试同时吸收《少年的你》的商业成功和《风雨云》的文艺口碑。
但这诸多元素杂糅在一起,却并不平衡,甚至十分拧巴。
导致票房平平,最原初的表达也失去了力量。
在推出《观音山》12 年后,李玉对于文艺和商业平衡的把握,似乎越来越偏离轨道。
这也不仅仅是李玉一个人的问题。
一直以来,国产犯罪类型片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2010 年以来,国产现实主义犯罪片开始发力。
涌现了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忻钰坤的《暴裂无声》等受到关注的影片。
他们在犯罪类型片上不断地摸索。
甚至对标韩国的犯罪电影,既想保持自己的「作者性」,又想制造商业爆款。
可惜,内地留给他们探索的余地并不充足。
因为我们还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阻碍。
就拿《断 · 桥》电影引发的「为什么不报警」这个话题来说。
影片中其实给出了几处细节。
电影开头,陆续发生了大桥塌方、负责人离奇坠楼等案件。
按理说,都是一查到底的大案。
结果,后来都被晓雨养父的上级,方励饰演的唐某,摆平了。
为什么?
后来,刑警队长已经非常怀疑晓雨养父是杀人嫌疑犯。
甚至来到他家质问。
手下小弟急不可耐,坚决要立马逮捕。
结果,队长反复强调,不要打草惊蛇。
这到底是是惊的什么蛇?
还有一处。
曾美慧孜饰演的女人,在临死前要自己 8 岁女儿去找晓雨。
晓雨原本让她去投奔警察。
然而,没走几步一思索,改主意了。
为什么?
影片都没有说,但可以想象,案件的背后还有更为庞大的黑暗。
或许,这才是导演李玉最终想为我们扒开的惊喜。
说它像《风雨云》。
殊不知,娄烨的《风雨云》也只剩下半朵云。
而对《断 · 桥》的细思恐极,也都是停留在一种假想。
仅针对目前的成片,鱼叔只能送上两个字:
失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