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到了一个清奇的办法:
一边,让其他同事在客户房间里寻找作案工具胶水瓶。
一边,让科学家叶蓁蓁专程从实验室赶来,用化学手法开行李箱。
挨个拿出溶剂实验,谎称这是酒店的开锁流程。
借此拖延时间,找到证据后以欺诈的理由把客户送进了局子。
现实中科学家真的有时间来帮人开锁?
这么浮夸的开锁方式,真能骗得了客户?
槽多无口。
总之,在这两个性骚扰事件中,解决问题全靠巧合。
性骚扰本身,也完全变成了主角光环的陪衬。
而当这种悬浮到了一定程度后,就成了狗血。
最典型的就是杨采钰饰演的方芷衡的剧情线。
她曾遭到信任的上司性骚扰,还被上司倒打一耙,诬陷是她先勾引的。
导致她丢了工作,被同事嘲笑。
甚至还被父母质疑没有自尊自爱。
这成为了她的心理阴影。
而她选择的维权方式,是复仇。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名换姓。
把自己包装成白富美万人迷。
入职了上司儿子的工作单位,开启「父债子偿」计划。
她先欺骗上司儿子的感情,让他疯狂上头。
然后设局诬陷他性骚扰。
好家伙,搁这拍《回家的诱惑》呢?
本来可以深挖的议题,都生生被拍成了闹剧。
让人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除了性骚扰,这部剧还强行蹭上了职场性别歧视、催婚等等议题。
但尴尬的是。
许多困境是主角们压根就没经历过的。
比如叶蓁蓁从来没有经历过职场性别歧视。
年纪轻轻就成了生化专业的研究员,整天泡在实验室里。
在谈论职场歧视问题时,她非常惊讶地问:
「现在女性就业形势这么糟糕吗?」
让人很难再共情她之后的观点。
至于很多女性面临的催婚问题,她也没经历过。
别人提起时,她还会以职业为理由,庆幸自己不会被催婚。
「大多数人都会善意地替我解释一句,为科学献身。」
就这样轻飘飘地带过了这个话题。
仿佛女科学家就能够远离纷纷扰扰。
可惜这只是假象。
现实中就算是顶级的女性科学家,也一样会面临职场歧视、催婚。
密码学家王小云,就曾在破译密码后遭质疑。
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在错失诺贝尔奖后写道:「当我的研究因为某些原因被人刻意忽视,依然深深伤害了我。」
还有被剧里「致敬」的生物学家颜宁。
即便已经做到院士级别,但还是被许多网友催婚,劝脱单。
直到最后,她忍无可忍发声。
「不结婚只是一种人生选择,不欠任何一个人解释。」
对现实认识的匮乏,导致这部剧对于女性议题的讨论无法落地。
沦为一场接一场的说教。
叶蓁蓁开着几百万的豪车,张口闭口讲着大道理。
仿佛一个 AI 在机械性地输出。
朱喆处理完性骚扰服务员的酒店客户回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