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水浒传》
意境审美之最,在红楼。
87版《红楼梦》,是中式借景寓意,寓情于景的集大成者。
新版红楼梦,被吐槽已久的服化道,原因就在于令人不适的直白。
新版认为红楼是南柯一梦黄梁一场,就全员贴铜钱片做戏曲装,全片场景轻浮鬼祟似不在阳间。
图源:新版红楼梦
旧版红楼是如何表现高门贵族的日薄西山和繁华幻境?
是元妃省亲时,极繁极热里浓妆艳抹的元春那一滴泪,艳处便是哀极!
是贾瑞临死前照的风月宝鉴和王熙凤的夺锦之梦。
风月宝鉴正面照世间繁华欲海靡靡;背面照的是现实冷暖世态炎凉。
一面镜子,已暗示了繁花似锦的贾府不过注定衰败的戏台。
如今再难见这样真实热闹的中式富贵群像
旧版红楼,处处色彩鲜活生动,人声鼎沸,将真正想要表达的悲,尽数遮掩。
新版红楼梦为表现黛玉风流,便是日日给黛玉穿松垮的大开襟服装,闺阁千金却是勾栏作派。
图源:新版《红楼梦》
87版黛玉妆造,却是层次分明。
一共36集标准时长的《红楼梦》,光林黛玉一人的服装造型就用了44套。
从黛玉初入贾府,是伶仃托孤却不掩风流的孤女:
到中期在贾府诸姐妹中明丽快活的暖色少女形象,此时贾府亦是盛极不知将倾;
乃至后期,象征贾府气运到头的病美人浅衣吐血造型。
红白对立,亦如宝玉宝钗大婚的红和黛玉葬礼的白,实则是贾府开篇的锦绣与结尾的大雪掩尽。
除却四大名著的意境,还有早期张艺谋电影里的色彩。
光是一个"红",就足见意境。
《红高粱》里的红,是土地被夕阳和鲜血浸润的颜色,"红"高粱,红盖头、碗里血红的高粱酒。
粗犷,杀戮,抗争,在这里上演,血性汉子为家园朝着侵略者流尽最后一滴血。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红,是压抑的情欲般的红。
大红的灯笼挑起在四方齐整而灰扑扑的院中,封建父权的压抑持续千年,红是女性的悲歌,是民族的觉醒。
中国从来不缺审美教育。
是美被灰尘掩埋太久,丑就变得登堂入室。
审美的败落,从宣扬"丑"开始。
但美的东西真的没理由"死"在我们这一代。
中式美学
不久前,我在网上,曾旁观过这么一场辩论。
是在一个卖茶阿姨的直播间,阿姨焚香洗手等雨,足2个钟头后,才开始烹茶洗盏,闻香品茗,一套茶技操作。
直播间里一片骂声:
"卖个茶叶给你装死了。"
"有这时间我都刷几十个直播了,这么卖等着倒闭吧。"
阿姨对着镜头诚恳的解释,喝茶主要是喝一种审美,独处时娱情,三两好友来时佐性,具体喝了什么,反而是最其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