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有朋在队中的名字——「乖乖虎」,也是由此而来。
只是,成为「乖乖虎」,是有代价的。
苏有朋从此失去了“不乖”的权利。
为了不成为一个只会玩、不会念书的“乖乖虎”,苏有朋不仅要做好演艺工作,开演唱会、拍广告、电影等,还必须功课好。
苏有朋的确一直维持着“优等生”的形象。
可“优等生”的形象背后,是苏有朋高中三年都在拼命地学习,学到后半夜是常事。
放在现在的所谓“学霸”偶像身上,真是想都不敢想。
图源:《超级访问》
甚至为了争口气给大家看,苏有朋高考填志愿,想都没想就填了排名最靠前的学校和专业。
可一进大学,他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他对这个机械工程这个很多人眼中的学霸专业完全没有兴趣,或者说,这个专业完全是他的弱项。
图源:豆瓣
为了“挽回损失”,苏有朋跑去修企业管理系的学分,试图转系。
但结果更糟糕了——
他不仅两次因分数不够而失败,还耽误了机械工程系的功课。
一个「乖」字,把苏有朋托举了起来,也把他捆绑了个彻底。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不快乐的,他不想做“学霸偶像”了。
于是,「乖孩子」苏有朋,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
大三那年,苏有朋开记者会,宣布休学。
“乖乖虎”的人设崩塌。
图源:《时光问答机》
一时间,舆论哗然。
曾经有多少版面夸赞苏有朋学业事业两不误,当时就有多少版面指责批评“乖乖虎”。
粉丝对他更是失望,一夜之间,苏有朋成了为名利放弃学习的负面偶像,甚至有人把他称作“输又碰”。
苏有朋从“乖乖虎”变成了“过街老鼠”,一度连家门都不敢出。
多年后,苏有朋在节目中坦诚,到现在想起那些经历,依旧是不可磨灭的精神创伤。
图源:腾讯|《时光问答机》
从优质偶像跌落谷底的那年,苏有朋不过 20 岁出头。
面对舆论压力,苏有朋索性跑去英国留学。
最颓废的时候,他一个人生着病,偶尔会陷入昏迷,想着“干脆死了算了”。
祸不单行。
彼时,苏有朋家里也出现了问题,父亲投资失败,父母闹离异,要承担弟弟的学费和房租,还有贷款要还......
为了生计,苏有朋只好回到台湾,选择重头开始。
可小虎队的光环已然褪去,“失格偶像”,要怎么成功转型?
苏有朋试过单飞出唱片、出书、主持,也上过不少综艺节目。
但,屡次转型都以失败告终。
图源:《鲁豫有约》
每天叫醒他的不是工作,而是银行还贷通知。
开不成工,赚不到钱,全家的生计都压在苏有朋一个人身上,穷到一度快破产。
这种低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直到《还珠格格》向他发来邀请。
图源:《SS小燕之夜》
“过气偶像”苏有朋,用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心态接下了这个邀请。
身边没了无微不至的助理,水土不服到满脸长痘……
没有系统学过表演,也没什么经验,被导演骂是常事……
但这可能是苏有朋翻身的唯一机会了。
苏有朋有事儿没事儿就蹲在监视器旁认真学习,有时他还会演一段,请前辈指出问题,现场改正。
每天经历的“敲打”,都被他一字一句写在日记本里,警醒自己珍惜这个难得的时机:
“小虎队没办法成为一辈子的光环,我要成为一个全能的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