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振振有词,却忽略了活生生的人。
就像建议农民在城中买房,开车回家种地的专家。
虽事后出面解释,此车指的不是奔驰宝马,而是农用车。
却显然还是脱离实际,并不被网友买账。
《隐入尘烟》中老四和贵英看房的片段,也被拿来给予这一建议无声的回击。
媒体驾着摄影机,期待从老四口中听到对新房的激动之情。
然而对他来说,家里的牲畜才是更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另一条专家建议,也难掩其傲慢。
某专家提醒灵活就业者,解决低收入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开私家车拉活,或者出租闲置房屋。
但却忽略了,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本身就无房无车。
我国 2 亿灵活就业者当中,超过一半从事的都是外卖员、快递员、保安、保洁等类型的零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人瑞人才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
受限于年龄、学历等因素,而被迫「灵活就业」。
这四个字背后承载了太多无助与无奈。
专家建议前,显然并未正视与深究问题人群的处境。
才会有何不食肉糜式的误读。
相似的,白岩松之前也曾因一则视频被群嘲。
本意是勉励年轻人不可放弃奋斗之心。
话语间却摆尽过来人姿态,将苦难视为理所当然。
把多数人的终极梦想变成了反讽与质问。
由此才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反感。
就像电影《顽主》中的德育教授赵专家。
他不满意自己的个人生活,称之为悲剧。
他自己想要逃离,却要求年轻人享受痛苦。
赵教授将不痛苦的生活视为可耻的,不痛苦的年轻人则是无可救药的。
所有人都要在痛苦中沉沦才是深刻的。
专家们耽于理论,轻视现实,矮化年轻人。
给出的建议自然也不被待见。
除此之外,一些专家已经利欲熏心,丢了底线。
电影《决战刹马镇》中。
一众鉴宝专家就为了一己私利蒙骗鉴宝人。
刻意撒谎拉低古董价值。
背后却早已串通团伙布好骗局。
等不明真相的群众上钩。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贩张长林。
多年与病人与药品打交道,某种意义上确实算半个疾病专家。
如此才能熟知门路与患者焦灼的心理。
成功伪装称张院士卖假药牟取暴利。
而专家本身整体素质的堪忧,也只能算名声倒塌的原因之一。
对于猎奇专家建议的打造,媒体也难辞其咎。
就如电影《搜索》中。
叶蓝秋公交车上拒绝让座事件发酵之后。
电视台请来两位社会学专家在节目上进行分析讨论。
事件本身其实颇具讨论价值。
但专家们却被要求观点要更加犀利,「一定不要一团和气」。
各种字眼也随即被用来煽风点火,导致讨论方向逐渐走偏。
公众的情绪被利用,虽然关注度暴增。
却也引来各种早已脱离事件本身的泛化攻击。
成了压垮叶蓝秋致其死亡的千万片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