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的《披荆斩棘》开播了。
初次见面,32 个男人齐聚一堂,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把演播厅打造成了一场阵容豪华的怀旧演唱会。
不仅屏幕外的我们回忆起了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他们每个人也都因那些熟悉的旋律而深深动容。
任贤齐的一首《伤心太平洋》掀起了准备区的第一次大合唱," 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 ",二十年后再听这句歌词,心境已与当初不同。
随后,《死了都要爱》、《思念是一种病》、《为你写诗》,经典作品一首接一首,那些与这些旋律相伴的画面,如老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
而最后登场的苏有朋带来了手语版的《爱》和《红蜻蜓》,更是把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42 岁的潘玮柏听到 " 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 / 趁青春做个伴 ",依然像个大男孩一样悄悄抹眼泪。
早已是中年大叔的张震岳红了眼眶。
身高接近一米九,一身皮衣摇滚风的信也转头背过去抹眼泪。
连摇滚老炮儿郑钧都不免感慨," 人生真的太快了 "。
演出结束后,苏有朋在台上说,带来这次表演,是为了完成十二年前,小虎队在虎年春晚合体时和大家的虎年之约。
那个曾经奋力想要撕掉小虎队标签的大男孩,一个人如期赴约,代表着小虎队完成了和大家的约定。
从十五岁到五十岁,他终于与众人的期待和解。
#01
年少成名
-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小虎队最初是作为打酱油的主持助理组建起来的。
1988 年,台湾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叫作《青春大对抗》的节目,由 3 名女生组成 " 小猫队 " 担任主持人助理,为了平衡画面视觉,节目组决定再招 3 名男生。
就这样,初中刚毕业的 15 岁男生苏有朋从 3000 多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 " 小虎队 " 的一员。和他一起入围的,还有白天擦车晚上摆摊的 18 岁体育生吴奇隆和家里开美容美发店的 17 岁舞蹈生陈志朋。
一开始,他们只是帮公司打理幕后的助理、造型和搬运工作,偶尔在节目里打打酱油。没想到,却抢了节目主角的风头,引爆了收视率。节目组收到了源源不断的观众来信,希望看到小虎队更多的表演。于是,他们被飞碟唱片签下,正式开启了演艺人生。
小虎队当年有多火?如今的追星女孩们不断地在社交媒体发问。时代的不同,媒介的发展,让她们很难想象当时的盛况。
这么说吧," 追星 " 一词就是由小虎队而来的。
1989 年,在发行了第一张专辑之后,小虎队举办了一场环台湾岛演唱会。
那个年代,汽车还不常见,大多数人日常出行都是靠自行车和摩托车。于是,小虎队的巡演货车在前面开着,成千上万地粉丝骑车在后面追,这空前的盛况,确实是在 " 追星 "。
他们的首张专辑《逍遥游》,十天内就在全亚洲卖出超 200 万张,成为了当年的专辑销量第一。
他们巡回演唱会的第一场,创下了全台湾团体史上最高的万人空巷吉尼斯世界记录," 场馆的门槛都被踩破了。"
海内外媒体长期追踪报道他们的消息," 小虎队现象 " 被制作成专题,印在报纸头版。
眨眼之间,全亚洲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三个十几岁男孩的身上。
茨威格在玛丽 · 安托瓦内特传记《断头皇后》里写道:"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句话,也是当时小虎队的真实写照。
就像现在的粉丝会为了偶像高考成绩吵得不可开交一样,少年出道的小虎队同样面临着学业与演艺事业的双重压力。
尤其,中学时期的苏有朋,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学霸,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台湾排名第一的建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