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
剧组只要提前做好措施,及时制止代拍不就行了。
没有这么简单。
代拍非常疯狂。
爬墙、钻围栏已经是最常规的操作。
为了找到独家刁钻的拍摄角度,代拍会做出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为。
比如,有的代拍会藏在外景山上,偷拍片场。
去年 7 月,央视报道了一则新闻。
内容就是代拍被困山上,最终只能报警求解救。
这样的事情多了,剧组也提高了警惕。
有的制片人,会故意设置绿色幕布墙,用来包围片场,防止代拍。
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几米高的幕布墙,人家根本不在怕的。
直接藏在铲土车里,让司机把铲土车举高,继续对片场咔嚓咔嚓。
一整天的偷拍行程结束后。
他们会兴高采烈的挑图、修图,收获喜悦成果。
然后开始在微博超话,以及各种代拍群里吆喝叫卖。
不可否认的是。
代拍图在社交媒体上,确实能获得惊人点击量。
因为它满足了部分粉丝的窥视欲。
他们觉得,只要出一点钱,就能抢先看到剧组的人物造型和角色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还会认为,提前把剧透内容外泄,是在给自家偶像做宣传,心里满满的自豪感。
但殊不知,代拍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乱象。
首先,如果代拍泄露了未经公开的剧组场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属于侵犯剧组的商业秘密。
这会影响剧组进度,甚至导致外泄段落重拍。
其次,代拍让被拍对象暴露在毫无隐私的危险环境下。
比如,在机场经常能看到,代拍像苍蝇般捕捉艺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胡歌、吴京都被这种行为激怒过,当场呵斥代拍。
第三,代拍已经触碰到法律红线,侵犯了艺人肖像权和隐私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可以处以罚款及拘留的治安管理处罚。
截图来自《中国电影报道》
如果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可能还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两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截图来自《中国电影报道》
灰色产业链
代价这么大,怎么代拍还是屡禁不止?
因为,这里面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在代拍交易里。
黄牛负责提供艺人行程和剧组信息,代拍者负责拍摄和分销图片,粉丝和站子是最终买方。
那么代拍图,能带来多少收益呢?
这里面也有讲究。
代拍图,要根据艺人的走红程度和拍摄难度来定价。
《新京报》曾做过相关报道。
人气较高、持续输出的艺人 A 和流量男艺人 B 同录一档节目。
A 的代拍包天价格,是 800 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