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的代拍包天价格,是1000-1500 元起。
如果要拍 CP 图的话,价格更高。
A 与 B 同框图包 150 元 /40 张,包天价格是1200 元 /500 张保底。
由于 B 的 CP 照很稀少,偶尔能卖到四位数一张。
像某位演耽美剧走红的流量艺人,其某个个站大概 6 人运营,半年的分红大致每人 6 万左右。
截图来自《新京报》
原来只要花几块钱购买艺人航班或剧组信息,就能卖出上千元的代拍照。
这就能解释,代拍为啥宁愿冒生命危险,也要绞尽脑汁咔嚓咔嚓。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被打的代拍朱某,就是惯犯了。
《莲花楼》并不是他第一个代拍对象。
他之前就因为代拍《请君》《皓衣行》,从而惹怒现场工作人员,爆发了好几次肢体冲突。
在扒叔看来,朱某正好应了那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是因为,他遭到暴力对待。
可恨是因为,他并不想悔改。
甚至试图通过卖惨,继续光明正大地代拍。
代拍演变至今。
已经成为了内娱一道扭曲病态的风景。
代拍花高价把路透照卖给粉丝和营销号。
营销号因此获得流量数据,开始接广告赚取费用。
一切都是为了流量、热度、钱。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灰色产业链不仅有粉丝、代拍、黄牛,甚至连部分剧组也参与其中。
为了热度,有的剧组会主动找代拍,营销路透照上热搜。
所以,代拍最可恨的地方在于,它加速了内娱劣币驱逐良币的速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成功了。
它不仅趴在创作者身上 " 吸血 ",还让整个行业合理化它的存在,变成一种营销方式。
那么,受害者是谁?
是踏踏实实想搞创作的艺人、编剧、导演、制作公司。
代拍不仅影响了艺人的片场表演,还逼得幕后团队不得不改动剧本、转变拍摄方式,宣传节奏也被打乱。
艺人刘宇宁就曾自述,在代拍入侵片场的情况下,他根本没有心情演戏。
代拍现在依然很猖狂。
主要原因是利益诱惑。
另一部分原因,跟取证难度大、赔偿少相关。
因为这样,很多剧组想从法律层面追讨代拍责任,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不过,要想彻底抵制代拍,还是要从源头抓起。
粉丝要合理追星,杜绝不健康的窥视欲,拒绝为冲动和虚荣买单。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