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歌手不乏辨识度的唱法,歌曲本身通俗的旋律和 "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 等戳心巴的歌词,全民哼唱便不足为奇。
但成名之后呢?
通常来说,靠一首歌揽获巨大知名度的艺人,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
要么歌红人不红,要么名气不会持续太久。
任贤齐两者都不是。
有时甚至很难分清,大家是更喜欢他的歌,还是更喜欢他这个人。
得益于他既有少年心气的一面,也有老成持重的一面:始终善于自我调适,把自己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你看最当红时期的任贤齐,做好歌手本分之余,从没中断过往影视发力。
出演各种 IP 剧,起初也并非如今网上流传的说法 " 演戏送主题曲 "。
他就是奔着主题曲而去。
原因莫不过是,影视主题曲传唱度更高。
" 唱对了位置 " 而成名的他,需要更多曝光来维持名气。
除了 " 唱对位置 ",他其实也 " 演对位置 "。
拥有那么多出圈的好男人角色后,还能顺利 180° 转型坏男人,并非巧合。
早在 98 年的《伤心太平洋》MV,短短四分钟就拍成了一个小混混兄弟之间有情有义的完整故事。
飘当时看 MV 就觉得他很有演黑帮的气质,谁知道杜 sir 是不是也从这里开始嗅到他的江湖味呢?
MV 导演是和他一样在眷村长大、从小受帮派情结影响的钮承泽。这要是拍成了电影,估计后面就没《艋舺》什么事了。
不过往后,做演员其实是因应时代变化的调试之举。
那是千禧年发生的事。
周杰伦横空出世,加上陈奕迅等后辈逐个名气高涨。
一时间,风云巨变。
等到 04 年,周杰伦作为春晚第一个唱 rap 的歌手,哼着《龙拳》登上舞台。
华语歌坛的 90 年代正式翻篇,新的世纪成为年轻人的主场。
那一年,正是任贤齐出演杜琪峰的《大事件》,开始颠覆 " 绝种好男人 " 形象,戏路转型的一年。
从那之后,任贤齐几乎不再有高传唱的歌曲。
因而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任贤齐的时代被周杰伦终结。
但其实当时不止任贤齐,四大天王也受到波及,开始淡出歌坛,转而主攻电影。
对此,任贤齐心中是否有过一丝不甘,飘不得而知。
至少如今知命之年的他,看待此事相当豁达:
我想想也蛮好的
因为谁不被他终结呢 对不对
且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的小齐哥,对演戏是相当热忱和敬业。
为了配合杜 sir 无剧本的 " 随性 " 拍片风格,他暂停自己大型演唱会的计划。
为了合作欣赏的导演贾樟柯,他承诺 " 拍戏的时候我会很封闭,不会接任何活动 "(可惜最后没合作成功)。
为了成为角色,《跑马》时他自杀式增重 52 斤,不畏被不知情的大众嘲笑 " 油腻、不自爱 "。
做一行,爱一行。
不论高峰低谷,都倾尽全力、享受其中。
到今天才去说他 " 幸运 ",其实就像一种幸存者偏差,根本没有那么多恰巧,只是他一直把自己 " 摆对位置 ",对准了娱乐圈生存的缺口。
所以,去掉那些所谓的运气之后。
任贤齐能红这么多年,真正的底牌应是——
熬得住。
是的,他的幸运,是熬出来的。
还是看看这条 " 好命 " 的起点吧。
1966 年,任贤齐出生在台湾一个叫田中的小镇。父亲是人民教师(插播一个小料:任父的老师是李安的父亲),家中有两个妹妹。
家境不贫,但也谈不上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