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让张信哲大红大紫的,是情歌《爱如潮水》。
1993年,李宗盛将这首歌创作出来后,并不看好。因为歌曲表现的是男人的懦弱,以及面对爱情的无力,李宗盛担心歌迷不接受。
他先后找了多位著名男歌手试唱,都不满意。最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张信哲,谁知张信哲唱出了他想要的味道。
《爱如潮水》推出后,迅速在港台和内地传唱。
《爱如潮水》是华语歌坛的经典之作,这首曲风哀婉的情歌,将张信哲的歌唱事业推上巅峰,也奠定了他独特的情歌风格。
1993年10月,张信哲在公司的安排下,去香港做宣传。他所到之处,总有一个叫朱小妹的女歌迷紧紧跟随。
张信哲在香港宣传了一个星期,朱小妹也跟了一个星期。
朱小妹祖籍福建,1970年出生于中国香港,比张信哲小3岁。身高1.66米的她长发飘飘,面容姣好,是张信哲喜欢的那类女孩。
朱小妹大学毕业后在香港一家电台做音乐编辑,是张信哲的超级粉丝。她对张信哲的一切了如指掌,并会唱他的每一首歌。
过分崇拜一个人,久而久之就会在心中沉淀为爱。朱小妹没有机会见到张信哲,便开始在心中暗恋他。她把对张信哲的崇拜、倾慕和爱,都写进了日记里。
听说张信哲要来香港做宣传,朱小妹激动得一夜未眠,她早早就将工作安排好了,然后每天跟在张信哲身边。
朱小妹知道,自己是普通人,而张信哲是当红歌星,两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她从没想过自己的爱会得到张信哲的回应,只想近距离看看他。
张信哲离开香港当天,朱小妹挤到他面前,然后羞涩地将自己的日记本交给了他。
朱小妹没奢望做他的女朋友,只希望张信哲看了她的日记后,会产生一种力量,唱出更多更好的情歌。
而张信哲以为朱小妹只是一名普通歌迷,便接过日记本放进自己的包里。回到台北后,张信哲一直没有打开朱小妹的日记。
这年11月,张信哲在清理行李箱时,翻出了朱小妹送给他的粉红色日记本。他轻启封皮,一股好闻的清香扑面而来。
只看几眼,张信哲就被吸引住了,朱小妹的日记里尽是对他的思念和爱……
“第一次听到张信哲的歌,我就被他磁性的歌声征服了,翻看专辑封面,张信哲是那样帅气迷人。从此我每天关注电视预告,只要有张信哲的节目绝不错过。”
“张信哲的歌占据了我的生活,我上下班路上听,等车听,在厨房做饭听,睡觉前听。好几次,我沉醉在他的歌声里,以致走错了电车站。”
“都说爱屋及乌,我由爱张信哲的歌,发展到爱他的人,他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午夜梦回,我的眼里盈满泪水。我知道自己不该有这种非分之想,但我就是忍不住想他,我该怎么办?”
03
朱小妹真挚、纯真、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爱,震撼了张信哲的心。一个歌迷爱自己到这种程度,即便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
张信哲至今还记得,他按照朱小妹日记上的地址,于1993年11月第一次给朱小妹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