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一来。
这块电脑板便不再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道具,而成了信念与斗志的化身;
这首歌也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抒情,而是连接了困苦跌宕的过去与仍有希望的明天的绳索,以及彼此接力的梦想。
一个 " 称职 " 的配角,永远不会遮掩主角光环。
却会成为主角生命的某部分影子。
此刻魏翔不再是某个走过场的角色,而是跟主角张弛一样有苦有泪,已至中年却仍满腔热血的追梦人。
当两人告别时,他留下的也不是 " 一定要赢啊 " 之类热血但老套的鸡汤,而是一句简单不过的:
走了。
轻飘飘的两个字刚出口,就消失在风中。
中年人的无奈与挣扎、男人间尽在不言中的情谊,却在彼时彼刻的时空里经久不散,时有回响。
因此,你也会同意,魏翔不是一个只能当绿叶的配角演员。
终于,他抓住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机会——《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片中,他不光展示出自己的语言天赋,大秀意大利语。
还向经典影片《雨中曲》致敬,让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歌舞得以在国产电影中再现。
这些还仅是表层的技巧展示。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复杂情感变化的细腻把握。
被宣告演员梦破灭后,他独自来到海边,对着空洞的黑幕发呆,眼神中透露着同样的空洞。
呆滞。
狂笑。
最后陷入沉思。
他眼神始终看着一只在海边搁浅,挣扎想爬回海里,又反复被潮水拍上岸的海龟。
短短的两分钟,魏翔呈现了这个角色千转百回的心路起伏。
而这个主角既是他人生中的,又是戏中戏的故事空间中的;
更是魏翔这个其貌不扬、从龙套一步步摸爬滚打成为主角的现实里的。
Sir 忍不住去猜:
魏翔演这段戏时心里在想什么?
或许是当配角日子里的那些艰苦时光;
或许是终于当上主角后的狂喜;
又或者,是早就在沈腾心里得到的实力认证:
" 以魏翔老师这个演技,确实早应该头十年就出来了。"
这次的《哥,你好》,魏翔不再 " 搞怪 ",深情演绎起父辈的老伍,值得观众走进电影院去验货魏翔男主 2.0。
最近 Sir 重温魏翔的作品,脑海里却浮现出一段往事。
周星驰和吴孟达刚搭档时。
星爷看见后者在片场独自拿着剧本琢磨,只有一页纸,他吃完午饭回来,发现吴孟达还在那,还是看着那一页纸。
星爷觉得奇怪,什么台词需要背那么久?
后来才知道,那张纸上面就三句话:
你好,早安,拜拜。
周星驰从此记住了这三句话,以及和这三句话过不去的吴孟达。
后来《喜剧之王》。
这三句话成了主角尹天仇经历的一部分。
也成就了经典的一幕:
" 吓?"
" 哦。"
" 你还是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