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央视开始筹拍《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中最晚搬上荧幕的一部,压力巨大。
因为此前三部名著,无一例外都是毁誉参半。《西游记》太短;《三国演义》换角频繁,影响观感;《红楼梦》更是遭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所以这一部,央视是摩拳擦掌,决定一雪前耻。
首先钦定了张绍林为总导演,张绍林是《三国演义》的分组导演之一,大场面经验丰富,而且是个福将,出道至今,几乎每一部剧都荣获大奖,央视估计也想沾点喜气。
不过张绍林却并不高兴,按当时导演圈的说法,“改编名著等于挖人祖坟”,铁定会骂声一片。
最后思来想去,他把目标定成了“不挨骂”,尽可能用电视语言展现经典,让每个人喜闻乐见。
既然想不挨骂,那么剧本就要出彩,没想到刚开始就遇到了重大困难。
1、剧本之争
民间《水浒传》有3个版本,分别是70回,100回和120回。
区别在于有没有“招安”。
编剧团队吵得不可开交,艺术顾问田连元(评书家)建议拍70回,主讲兄弟情义,到梁山聚义就结束了,结局皆大欢喜,应该没人骂。
有人则要求拍120回,完全按原著展示,有点像后来的《新水浒》,要骂也是骂原著,和他们没关系。
张绍林认真考虑了很久,觉得都不妥。
《水浒传》的核心就是农民起义最终被招安,如果不拍后半段,相当于阉割版,就像《西游记》最后没有取到经书,完全没有意义。
完全仿照原著也不现实,第一经费不足,第二原著主线不明、头重脚轻,用电视剧展现冲动感不大,看起来很沉闷。
例如前40回以人物传记为主,特别精彩,可是之后就是各种战争场面,人数塑造极其粗糙,观感很差。
最终他力排众议,决定大刀阔斧改编,确定5大主演为主线,删除冗余片段,极度浓缩,让整个剧情变得明快且顺畅。
为了保住剧本质量,张绍林把两位编剧“软禁”到了秦皇岛几个月,直到全部审核通过才放出来,编剧之一的杨争光因为压力太大,从那之后就养成了睡前必须吃药助眠的习惯,可谓牺牲巨大。
不过众口难调,因为这段招安的戏,后来湖南有个观众把自家电视给砸了,央视一看这还了得,赶紧送了台新电视,顺便打了波广告。
不得不说,要论蹭热度,都是央视玩剩下的。
2、武术指导必须是袁和平
剧本搞定之后,张绍林又犯难,武戏怎么拍?
《水浒传》讲的是草莽英雄,其中不乏武打场面,武戏拍不好,最终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当初《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就因为武戏粗糙,引起了大量批评,要想不挨骂,武戏绝对不能掉队。
可是当时内地影视业不发达,武打戏普遍偏弱,张绍林和副导演张纪中商量后,决定请袁和平出马。
袁和平又称“袁八爷”,在业内评价很高,被誉为“天下第一武指”,不少香港动作片都是他的杰作,例如成龙的《醉拳》,李连杰的《黄飞鸿》等。
能请到袁和平,张纪中功劳很大。
几个月,张纪中出了一次车祸,“胯骨,髋臼,整个碎了三块,股骨头也碎了一块”,在医院做了7个小时手术才脱离危险,好不容易恢复后,他拄着双拐去请袁和平。
当时,袁和平在杭州拍戏,他去了两次,第一次没见到人,第二次直接被拒绝了。因为袁和平从没拍过电视剧,觉得周期太长了,耽误其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