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妻在娱乐圈是见怪不怪的一种现象了。
秦海璐成为小三,介入他人婚姻。
为她离婚的老公,几乎成了糊咖。
被老公宠的生活不能自理,起床要抱,不会做饭。
这样一个男人,却对大自己4岁的妻子,而且又是对自己的视野有提携之恩的恩人。
面对在低谷时陪着自己一路攀向高峰的发妻,竟然狠心抛弃。
如今分道扬镳的两人各自过着怎样的生活?
近几年随着秦海璐的复出,秦海璐的老公也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那他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头,可以搞定秦海璐这个刁民装霸蛮的女人呢?
不熟悉这位男人的人,可能都以为他是做生意的大老板,毕竟从他身上能看到一种成功人士的淡定,其实不然,他是一名演员。
王新军作为一名地道的甘肃人,1971年6月16日降生在甘肃省的兰州市,看起来是一位憨厚朴实的西北汉子。
很早他就懂得为家里减轻,有空会帮助父母做做家务,很体谅父母,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结婚之后也很宠爱妻子,几乎孝顺、宠妻便是他永恒的标签。
放学之后每天都会及时带领弟弟飞奔回家,为操劳了一天的父母做一顿晚饭,在父母眼中王新军俨然是一位小大人。
在70年代的东北,很多人的选择是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譬如把他们送去学二人转。
甘肃则选择让孩子去学唱秦腔,至少是那个时候大多数孩子的一个出路。
包吃包住还可以拿津贴,学有所成之后可以参加演出,增加收入,名气越大收入越多。
而那个年代隔行如隔山,想要在艺术行业有所成就,首先就得拜师。
通过多方打听,父母终于得知一位名师的住处。
父母满怀信心地带他去甘肃艺校秦剧班拜师,其实那时的王新军自己本身也是有一点喜欢这项工作的。
可惜,出师不利,师傅说他脖子太短,不适合走这条路,如果非要走这条路,并不具有优势。
王新军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还有一个弟弟。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终于在1978年,让王新军的人生有了新的转机。
都说,听人劝吃饱饭。
王新军年轻时虚心受教,很愿意听进他人中肯的建议,于是不再对学习秦剧过于执着。
给自己换了一条赛道。
当时,16岁的他看到有一个话剧团在招人,于是信心十足地去报名,本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努力和勤奋,就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花费了三年时间苦练话剧。
让王新军被话剧团成功录取,但这门手艺并没有支持他在话剧的道路上走多远,话剧在那个年代逐渐没落。
话剧团不复当年光彩,话剧团打磨时间长,而电视剧在家里都不出货就可以欣赏,越来越没有人看。
话剧是比较小众的精神消遣娱乐,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名气,勉强为生而已。
王新军发现,即便偶尔卖卖打折票,即使票价再便宜,整场演出下来,剧场下面几乎没有什么人。
而他在这条道路上也发展得不尽人意,基本上在话剧团中,王新军相当于一个大闲人。
他也不得不为自己寻找后路,谋求新的发展机遇。
直至91年,偶然中接触到《飞越绝境》剧组,跃跃欲试的他毛遂自荐,在里面扮演了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色。
虽然是从跑龙套开始的,但他认真勤恳的模样加上憨厚的外表,让导演决定给他这个小角色。
这次奇特的经历,让王新军萌生当演员的主意。
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北京电影学院正向全国招生,作为知名院校,如果自己能够在这里得到深造,出来后的发展一定不会差。
而他能够知道这个消息,是因为当时跑龙套时,得到了史晨风导演的提点。
看他平时干活十分卖力,虽然扮演的是边缘化的小人物,但导演看他十分实诚,很欣赏这个小伙子。
话剧与影视行业看似是两个工种,但实际上又有相通之处。
为了了解这个新奇又陌生的行业,王新军买了一张火车票,去北京看表演系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