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路撒冷保卫战
1万半兽人对抗1千多的人类联军,兵力多寡悬殊,然而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逻辑,圣盔谷之战西方必败无疑,然而《指环王》加入了波兰翼骑兵维也纳解围之战的剧情。

被萨鲁曼蛊惑心智的希优顿国王
波兰翼骑兵号称是“天主教之矛”,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困神圣罗马帝国的维也纳,而波兰翼骑兵的出现拯救了战局,击退了奥斯曼大军,而电影中伊欧墨率领的骑士团一出现,也是摧枯拉朽一般打垮了半兽人,扭转了战局。

骑士团冲锋
另外一场是刚铎王国首都白城(米纳斯提力斯)的保卫战,这场战争的维度更加复杂,象征着奥斯曼围攻君士坦丁堡之战,蒙古进攻基辅和莫斯科之战。

电影中。半兽人极其擅长建造工程的器械和火炮,隐喻了曾经蒙古人阿拉伯和中原地区带去的工匠,砍伐树木制造武器,进攻东欧,电影中有大量投石机和火药的使用,历史上蒙古人攻打基辅和莫斯科正是靠着投石机和火炮。

白城之战是魔多对战刚铎,东西方两大阵营几乎都动用了可以动用的一切力量,人皇阿拉贡唤醒了亡灵大军,他们的衣着打扮非常有意思,几乎就是东正教的打扮,隐喻了背叛西方文明的俄罗斯,然而他们最终改邪归正,加入了西方阵营,打败了更为“东方”的魔多。

亡灵大军

精灵弓箭手,象征着英格兰弓箭手
魔多那边除了半兽人,还召唤了从南方而来的海盗部队,象征着横行于红海和阿拉伯海的阿拉伯海盗,同时,还召唤了一支骑着战象的部队,士兵的打扮是宽大的长袍和面罩,结合战象这个意象,基本可以确定是影射历史上使用战象进攻斯巴达的波斯人。


《指环王》有两大主线,一条是弗罗多一行人带着魔戒去魔多的熔岩销毁,一条是阿拉贡等人在刚铎等地抵抗魔多大军的进攻,分别象征着西方和东方的贸易交往和战争,弗罗多可以看作是马可·波罗一样的人物,而阿拉贡则可以看作是抵抗奥斯曼入侵的斯坎德一样的人物。

故事的最后是人类和精灵大军反攻魔多,在历史上可能对应着十字军东征中进攻大马士革的战争,然而历史上十字军没有攻克阿拉伯帝国的核心区域,而《指环王》里成功了,这个成功前提是魔戒被销毁,暗示着东方价值观的落败。

片中很有意思的一个角色是那个浑身光秃秃、面目可憎的咕噜,他本是霍比特人,因为受到魔戒蛊惑而被排斥,他正好象征被东方文明征服的西方人,在历史上就对应着巴尔干半岛的穆斯林群体。这些人生在欧洲,在精神上却和阿拉伯地区保持一致。

《指环王》有两大主线,一条是弗罗多一行人带着魔戒去魔多的熔岩销毁,一条是阿拉贡等人在刚铎等地抵抗魔多大军的进攻,分别象征着西方和东方的贸易交往和战争,弗罗多可以看作是马可·波罗一样的人物,而阿拉贡则可以看作是抵抗奥斯曼入侵的斯坎德一样的人物。

《指环王》三部曲以解构的眼光看去,就是一部西方对抗东方,并且战胜东方的故事,当然《指环王》本身的故事和那后看,这些隐喻不妨碍《指环王》的伟大,哪怕它确实带着偏见。但我们必须要看见,故事背后的历史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