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离婚的决定,让 58 岁的苏敏再次登上热搜。
想必你从我以前的文章里也听说过她。
过去,苏敏就像大部分妻子和母亲,为了家庭无限让渡自己的需求,隐忍着过了半生。
直到两年前秋日的某天,患上中度抑郁的她独自驾车逃离家庭。
这退到绝地后自救的举动,让她意外以自驾游网红的身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也从一个无望的家庭主妇,变成带给许多女性宽慰的 " 女权偶像 "。
图源《纽约时报》
但每一个出走的 " 娜拉 ",终究要面临 " 走了以后怎样 " 的问题。
几天前,苏敏回到郑州家中,发现生活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有所改变。
丈夫依然脾气暴躁,两人没说上几句话,又回到以前的压抑状态。
或许是一路变幻的风景滋养了苏敏。
这次她不再退让,决心要把这段带给她痛苦的婚姻终止。
感觉今后我们可能会
(顿了几秒)不是可能,我们一定会离婚
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
正如她两年前的出走,在大部分人看来,是一次勇敢的 " 出逃 ";
但在一些人眼中,苏敏该被斥责,要么骂她抛夫弃女,要么质疑她拿离婚来炒作赚钱。
这几乎是绝大多数想要逃离婚姻的女性必然遭遇的道德审视。
不过,勇敢的苏敏毕竟只是少数。
现实中多少同样处境的中年女性,甚至未能踏出那自救的一步。
怎么形容苏敏这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呢?
在女儿和女婿看来,苏敏是家暴的受害者,是需要被保护的弱者。
婚姻前半程,她受制于丈夫的拳头,有时仅仅是在牌桌上让丈夫不痛快了,回家便会挨揍。
外露的暴力在婚姻后半程渐渐收敛,但并没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丈夫无处不在的精神压迫(冷暴力)。
他会把每一个正常的对话变得不正常。
在苏敏近期分享的一则生活视频中,她明明态度平和地和丈夫尝试对话,对方却以声量拔高几倍的拒绝沟通回应。
女婿把这称为父亲的 " 武器 "。
不分大事小事,他总以强势姿态压制苏敏,不断重申自己不容动摇的家庭地位。
他坐在屋里面看电脑都可以
但是我看手机就不行
说你看孩子了,还是看手机了
当这种精神压迫成为常态后,比外露的暴力更为恐怖。
因为没有人会在一份完全不对等的关系中,遭受着日复一日的全盘否定,还能保护自尊不被击碎。
苏敏的自尊早就破碎了。
在不同媒体的访问中,每每提及和丈夫的不愉快时刻,她总是无法自控地情绪波动。
有时,她说着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某次扛 50 斤面粉回家(7 楼步梯),丈夫躲进厕所不愿帮手,故意看她笑话的往事。
有时,她没有眼泪,只会像刺猬受激一样把自己缩成 " 刺球 ",突然释放出攻击性,责怪记者问了不该问的问题,勾起她痛苦的回忆。
但苏敏身上又同时存在着另一面。
当她流露出脆弱后,往往会补上一句 " 我过得很好就行 ":
啥也不想,我就忘掉他
我就想着我过得很好,过得很幸福就行了
每一则自制短视频里,她都以自强独立的形象示人,有时还会说几句冒犯男性的话。
从苏敏的角度看,她未必认可自己是婚姻里的弱者。
相反,在她言语之间,有着一份完成母职的自豪,和对丈夫的不屑。
但相比要强,或许逞强是对她更准确的形容。
对外,苏敏把出走的动机解释为 " 散散心 "" 自发的离婚冷静期 ",颇有几分洒脱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