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全职》
错在苏敏们一味退让吗?
不,现实是:
当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处于婚姻当中,除了退让,便无退路。
但整件事最令人气愤的,还是那些把苏敏离婚的决心归于她经济能力好转,就骂她 " 想赚钱想疯了 " 的人。
诚然,走红之后,苏敏也和很多网红一样直播带货,在视频中植入广告。
有电影公司找她合作,她也并不抗拒。
苏敏和那些骂她的人不同,她向来不把钱当个脏东西,相反,直言挣钱是自己驾车上路的目的之一。
显然她明白一个质朴的道理——
经济独立是自己掌握命运的唯一途径。
也只有具备了经济独立,这些女性才有底气走出家门,摆脱痛苦的婚姻。
才能,不再退让。
骂她 " 想赚钱 " 的人,无非是那些害怕妻子越来越不可控制的男性而已。
他们看不惯女性外出赚钱。
尤其当妻子的经济能力强于自己,他们更感觉到尊严被威胁。
如果某天婚姻破碎,大体还会把离婚的原因归于对方找到条件更好的依附,顺带加上一句贬讽—— " 你这个贪慕虚荣的女人 "。
图源《华丽转身》
但,绝不反省自己在婚姻中是否存在问题。
正如苏敏的丈夫。
妻子拿刀自伤,他无动于衷。
当妻子用出走发出最后的信号,期望他有所改变,换来的却依旧是他居高临下的姿态:
你还知道回来嘞?
一天又挣了几万?
像苏敏丈夫这样的男性,一旦妻子解绑家庭,实现经济自由、家务自由,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妻子为什么要离开家庭。
而是急于花更多精力,让妻子在自己的压制下安分守己,巩固自己的位置。
不然你猜,为什么自古以来便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为什么至今还有很多女性(尤其农村地区),嫁人像守寡,生娃像丧偶?
无非是希望借此 " 夺去 " 女性的自由,于是她们不得不困在家庭中不断退让,不断降低忍耐的底线。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农村女性陷入痛苦却无法自救的原因。
说个不具有普遍性,但真实发生在飘身边的故事吧。
那是飘的一位远方亲戚,一位生活在农村的已婚中年女性。
正如你能想象到的,她学历不高,在最青春的年纪嫁人,此后便把生命全然奉献给了家庭,日复一日照料着一家老小的生活。
没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没有一隅松懈的角落。
去年,突然传来她去世的消息,是吃药自杀走的。
当时我身边的长辈都不理解,因为在老一辈的观念里,这样的生活是农村女性的常态,大家都这么过来的,怎么就她痛苦?
" 一定是她自己有问题。"
最后,这件事就当无事发生。
直到某天我再次打开万玛才旦的《气球》,恍然间在女主卓嘎身上看到她的影子。
导演用羔羊比喻中年农村女性的处境。
卓嘎就像羊圈里的牲畜,婚后生活只两个词足以概括——
劳碌和生育。
白天,她勤恳操持家务,对家庭以外的世界不敢有 " 非分之想 "。
夜晚,她是消化丈夫旺盛性欲的出口,但从不被过问自己是否愉悦。
日子一天天如此重复,卓嘎只当这操劳而封闭的日子是作为女性的自己,应过的生活。
直到某天公公去世,不久后卓嘎有了身孕,村里的上师预言亡灵将会投胎到这即将出生的孩子身上。
卓嘎向丈夫表露堕胎的意愿,被狠狠的一巴掌堵住了嘴。
这时,她才从麻木中清醒。
但,自己就像那被困住的羊羔,没有能力打开牢笼,想要挣脱却无法挣脱。
电影中,卓嘎的身影停在她随妹妹去寺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