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成(56.41%)受访者通过网络购买一次性清洁用品。电商平台对过去一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独立包装及小包装的即用即抛型的擦拭巾产品,以及用于家庭清洁的一次性清洁用品大受欢迎,增长都达到了一倍以上。
难以逃脱“价格陷阱”
对于一次性清洁用品,受访者又是如何评价其价格水平和清洁能力呢?
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一次性清洁用品往往属于“基座廉价、耗材昂贵”的类型,购买和使用的门槛低,耗材价格不可控,使用期限不明确;近四分之一受访者认为一次性清洁用品物美价廉,是便利生活的理想选择;15.77%的受访者指出一次性清洁用品短期使用经济实惠,长期使用则代价高昂;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认为其价格昂贵。一次性用品消费中的“价格陷阱”不算隐蔽,但仍对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受访者普遍认为,一次性清洁用品的优点十分明显,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受访者指出,使用一次性清洁用品容易残留卫生死角(37.39%),会带来需要频繁丢弃垃圾的烦恼(36.49%)。
如何逆转不良习惯
即用即抛型一次性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在大众使用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开始陆续出现。六成左右受访者意识到一次性用品有造成环境污染(60.36%)和资源浪费(59.46%)的风险;超四成受访者认为一次性用品容易导致垃圾分类困难、“三无产品”潜藏安全健康风险。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杜立婷表示,目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默认选项。但选择一次性用品的人越多、可供人选择的一次性用品种类越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担也就越重。“从习惯养成的角度来说,一次性用品由于价格低廉、易于获得以及符合人们在特殊场合下的便利需求,快速被消费者接受,成为可以自发执行的使用习惯。考虑到习惯一旦形成便不受主动意愿的支配,纠正已经养成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负面结果不即刻可见的行为习惯,是有一定难度的。从过往经验来说,除非从源头上立法禁止生产,并且对贩售、使用、丢弃相关商品的行为进行严惩,否则几乎没有全面改弦更张的可能性。我们面对一次性新产品、新包装的研发、上市和推广,态度应该更加审慎。此外,政府相关部门除了针对消费者展开宣传和教育,确保一时的便利不会凌驾于环保意识、节俭意识、垃圾分类意识之上,还要重视市场调控、优化消费环境,为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设置障碍的同时,让选择环保友好型用品的行为变得更便利、更有趣,具有更高回报率。”
杜立婷副教授指出,人们广泛使用一次性用品所养成的行为习惯,正在助推一次性用品的产品品类、使用场景、消费文化的加速扩张,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把物美价廉的耐用品当做一次性用品那样即用即抛,带来污染、造成浪费。因此,引导民众有意识地增加日常用品使用寿命,减少一次性使用行为的发生,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路径。(本报记者 张译丹)
来源: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