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香港小姐选美 为什么现在的香港小姐越选越差、越长越丑? 香港小姐是选美吗 香港为什么选香港小姐为什么《香港小姐》越选越“不美”?
2012 年《香港小姐》季军,观众缘极佳的朱千雪就选择在电视剧事业巅峰时期退圈当律师去了。
其实近些年的香港小姐也不能说真都那么丑,2017 年被称为 " 最雷港姐 " 的冠军雷庄儿,还得了最上镜奖。
2010 年就整体都 ……
还有 2019 年季军古佩玲。
也有颜值不错的,比如 2013 年冠军陈凯琳。
2020 年港姐冠军谢嘉怡,就是矮了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察觉,近些年的香港小姐欠缺一种 " 野心 " 美。
一种总是不允许被女性摆在脸上的美。
曾经的《香港小姐》无论是为了什么参选,你能够明明白白地在她们身上感受到生命力。
但现在参选香港小姐的太多都是家室背景优秀,学历内卷到仿佛参加的不是选美,而是《令人心动的 OFFER》,她们更多的只是想要获得港姐头衔,为了 " 证明 " 自己,而非 " 展示 " 自己。
比如今年的冠军林钰洧就是一位星二代,爸爸是上世纪 90 年代拍过不少电影的林俊贤,为了摘冠香港小姐已经是第二次参选。
还有前文提到的雷庄儿爸爸是亿万富翁,夺冠之后就回加拿大了。
最后被很多人都忽略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香港展示美的平台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
香港影视剧的没落不仅仅是演员水平下降,编剧、导演等等制作水平都在下降,在没了老对手亚视之后的作品更是摆烂恰情怀饭,各种Ⅲ、Ⅳ、Ⅴ、Ⅵ …… 再难以出现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2020 年至今,也就只有《盲侠大律师 2020》、《反黑路人甲》、《降魔的 2》有些热度,能扛起女主大梁的最年轻港姐还是 2013 年的亚军蔡思贝,十年间其他港姐基本上已经查无此人,再不然就是演配角镶边。
美丽并不仅仅是皮相骨相这种具象化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好的作品能够展现美,留住美。
审美是一个可以主观的概念,但经典却不可磨灭。
仔细回想,我们能够记住的那些大美人,都是拥有经典作品的。50 年的港姐选举,只算前三甲就已经有一百多个美人了,但我们每次提到那些惊艳的港姐,并不是每一届的前三甲,而是《XXXX》中的 XXX。
还有现代的滤镜也并不适合 TVB,现在的滤镜普遍更偏白和韩系。
很多拍内地剧的香港艺人远没有在 TVB 剧里时的惊艳感,少了点味道。例如参演了很多内地剧的佘诗曼 2017 年客串《夸世代》时这样。
2018 年《延禧攻略》时这样,越精致反而越老相。
这一点上港剧和台剧相比,台湾地区的偶像挂审美能够适应现代滤镜。
除此之外 TVB 的妆容也是一言难尽,在高清镜头下显得特别粗糙,2020 年《法证先锋 4》在高清 + 惨白的镜头和肤色双重 buff 加持下,妆比人还要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