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 一番老戏骨 + 二番流量明星 " 的组合拳,是最大化影片票房收益的选角思路。影片质量与口碑不至于因流量明星参演产生滑坡,而流量演员本身的号召力也能给影片的营销带来实在的抓手。
清朗行动之后,粉圈话语权相比过去的流量时代已然大大降低,但粉丝战斗力尚存。近来上映的多部电影,阵容中有流量时,想看数据仍断层领先同期电影,这势必能帮助影片在上映初期的排片占比上收获巨大优势。
毒眸在,易烊千玺参演的《世间有她》在映前想看指数上与《哥,你好》共同位于第一梯队,但最终的档期票房却只有其五分之一,而影院在三天的排映过程中,却给出了过高的排片占比。
原定于国庆档上映的《长空之王》同样在映前的想看数据断层领先,打开用户画像不难发现,女性用户占比高达 80%,这与其类型属性有一定的冲突,粉丝特征十分明显。
在这样的组合之下," 流量 " 勇闯大银幕的旅程有了一个缓冲带——尽管并非主要功劳,但持续处于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演员序列里,终归能够逐步强化实力派演员的印象。就算不能像易烊千玺一样 " 一步登天 ",也能小步快跑。
至此,电影行业也算是找到了与流量和解的新方式。在不影响影片质量的情况下用好流量,是市场逐渐找回观众的必然方向。创作团队也无需奢求过去的票房神话,毕竟流量不塌房、电影能上映,就已经是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