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兴接受《广告大观》采访的时候解释称,他认为这样的广告都属于直白告知型,将椰树牌椰汁的卖点用画面和语言告知消费者,同时用这样的配色来增强产品信息的传达。
2006 年开始,椰树椰汁开始投放以 " 白白嫩嫩、曲线动人、喝椰树牌椰汁 " 为主题的广告,广告中的美女,曲线一版比一版凹凸,椰汁包装的配色也一版比一版 " 辣眼睛 "。
2009 年,椰树椰汁将 " 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 " 这种低俗广告语印在了海南的公交车上,遭到了极大的反对,因此还吃了一张 1000 元的罚单 ……
2016 年,椰树特别推出了一款 " 胸模瓶 " 的新包装,其造型有内涵女性身材之意,再次引起争议,椰树却仅以这是 " 产品与艺术结合 " 为理由反驳,不做调整 ……
2019 年,椰树椰汁的那句 " 我从小喝到大 " 的广告语,直接将产品定性为 " 丰胸神器 ",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并收获 20 万元的罚单 ……
03
一直以来,关于椰树广告和画风观点虽然比较一边倒,但在这种 " 低俗 " 吐槽声中也有不一样的观点。
不少人认为椰树品牌这种广告低俗、爹味重,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不管是 " 从小喝到大 " 的广告词还是广告中婀娜多姿的丰满女性形象,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该产品的品效是 " 丰胸 "。而椰树也曾经承认此举是为了突出椰树椰奶的丰胸功效。
但事实上,其背后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来支撑。因此,椰树不仅被工商局批评罚款,还被全国 " 扫黄打非 " 办作为负面典型案例,申请的 " 从小 "" 喝到大 " 商标自然也没下来。
除了低俗之外,不少人认为椰树集团坚持这一广告风格与 " 黑红也是红 " 的营销逻辑有关。不管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 黑红 " 的确是扩大知名度的快速路径。但知名度并不意味着品牌形象的增值,反而很有可能极大伤害品牌形象,并限制品牌未来的发展。
以椰树为例,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中国知名饮品企业,椰树在大众心目中本是堪称 " 椰汁老字号 " 的形象。但是由于此类土味低俗广告的存在,椰树椰汁很难与 " 品质感 " 挂钩。
与此同时,在如今的舆论环境下,黑红营销的反噬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无论冒犯 / 物化女性,还是打擦边球都将极大程度地冒犯消费者,引发群体抵制。名气有了,但名声没了。
对于椰树集团而言,或许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