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很多真实的 " 台南人 " 眼中,他们不会觉得台北人比他们高很多,台北人的 " 优越 ",台南人的 " 拙 ",也都不是剧中呈现的样子。
现实中,明明只有三百公里,铁路 1-3 个小时就能到的地方,非得劈成两个世界,用来匹配创作上的城乡差异、矛盾。
也难怪会被人说,设定刻板,脱离现实,喜提台湾当地大量的负面评价。
02
设定的套路老化,已经让不少熟悉的观众无法代入了,那剧情呢?
只能说食之无味。
尤其细节上的琢磨和用心,还是败给了情节上的一盘散沙。
女主面试的艰难、职场的险恶,以及工作的糟心都有呈现。
可每到真正需要女主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
全靠 " 金手指 "。
她的第二份工作,美妆公司电话接线员。
憋屈在狭窄、暗无天日的工位,一个又一个电话说到口干舌燥。
当 Sir 正好奇她是不是会遇到难搞又有挑战性的客户时,镜头转向了社会议题——
职场怀孕的女性,在公司如何生存。
同事 Amy 怀孕被无故开除,另一个女同事不惜被公司开掉也要帮助她。
林怡姗羡慕她的勇敢,就在一番心理挣扎后也告御状到副总处,开掉了副组长,而她毫发无损。
妥妥主角光环啊。
因为一次闲暇的图样设计,就被品牌部领导慧眼识珠。
为了给产品找代言人,领导让她做备案。
可最后的结果是 " 查无此案 ",这份工作林怡姗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努力、遭受了什么挫折无从得知。
轻轻松松,浮皮潦草。
这样断片式的剧情,衔接的却是一段接一段的爱情。
对,爱情依然是主线之一。
为了呈现 " 大女主 " 的主题,整个剧就给她的生活,塞满各类男性角色。
比如陪她去租房的面馆老板,比如领导的竞争对手 & 茶水间偶遇的大帅哥。
甚至这两人中间,还有两段如火如荼的关系。
一个是她的意难平,一个是她的一夜情。
与想象中的大城市奋斗曲不一样。
女主的奋斗路,大部分里程都是围着男人绕圈刷出来的。
喝酒、喝醉、谈恋爱,远超在事业上打拼的时间。
相比于《东京女子图鉴》中步履不停、一路升级打怪的绫子。
这份 " 图鉴 ",让人又气馁又质疑:
为什么连台剧,也掉入了不恋爱就不能好好工作的怪圈?
还是说,在他们眼里,恋爱,就是工作,甚至大于工作?
03
还是回到这个 IP 的两个问题。
这个由《东京女子图鉴》衍生出的故事模板,观众到底在看什么?
华语改编的失败,很大程度在套路。
模板套路很容易总结:
不同性格的小地方女孩进入大城市拼搏、受挫、迷茫、堕落最后清醒的故事。
而它们却忽略了——
《东京》的成功,始于套路,却陷于套路之外。
原剧《东京女子图鉴》里,绫将初始目标设定为 " 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 "。
但与人比较之下产生的目标,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因此,你会发现,绫的悲剧就是她被欲望左右,陷入了东京这个大黑洞里。
一个细节:内衣。
当绫还在三茶工作时,每天和男友植树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可一天早上,她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内裤已经起球了。
这种表面幸福但低质量的生活,让她无法接受。
打拼五年后的绫,辗转到了惠比寿,第一件事儿就是买了 65000 日元的内衣,这价格相当于她之前在三茶一个月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