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 Vogue130 周年展开幕,张小斐一个人带着两套礼服。
外场是一身 Balmain 黑丝绒深 V 垫肩长裙,侧高开衩配珠宝;
内场穿着 Lanvin 黑色羊毛戗驳领西装,蹬着平底运动鞋,泰然自若地亮相。
作为浪凡 Lanvin 品牌大使,张小斐今年年初在就春晚上穿着 Lanvin 孔雀绿大衣,凭借自己一身贵气,把品牌带回顶奢行列。
直到现在,关于张小斐造型的热搜依然不断,什么 " 杀疯了 "" 裤装裙装当爹又当妈 ",还有说了一两年的 " 红气养人 "。
去年张小斐当上了 50 亿票房大女主,成为名副其实的 85 花,她穿着绿丝绒长裙,在红毯上大杀四方。
这篇文章就是乌蝇哥那时候写的,结合觥筹交错的 Vogue 周年展来看,内文的观点依然值得一读。
看完你会发现,所谓小花一朝翻身做影后,背后是内娱从未变过的那套潜规则。
--------------
这么多年了,饭圈就说过一句有用的话:红气养人。
以张小斐为例。
《李焕英》刚上映时,路演穿的是 Zara。
票房过 30 亿后,换成了 Tory Burch。
40 亿了,变成了 MaxMara。
升到中国电影史票房第二以后,已经是穿 Prada 的女魔头了。
20 年年底参加活动,穿的还是不知名花裙子,做搞笑演出。
两个月后,当了 50 亿票房大女主,西装是 FENDI 的,首饰是宝格丽的。
后来改穿国牌兰玉,绿丝绒长裙美得不像话。
再不是逗人笑的谐星,优雅得像英伦电影里的女主角。
身材还是那个身材,脸还是那个脸,却像重新换了个身体。
真 · 红气养人。
这四个字对女明星是赞美,对粉丝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对娱乐圈,则是一语道破其本质——
红气养人,又名势利眼。
梳理内娱时尚女王变迁史的过程,也是贵圈势利眼大公开的过程。
先说说戛纳电影节上的巩俐。
巩俐第一次去戛纳时 23 岁,跟今年的杨超越、宋祖儿一般大。
那一年,她男友张艺谋跟老婆离了婚。
两个人先是在柏林拿了金熊奖,然后又去戛纳开派对。
创下好多个记录,在华语电影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风头无两。
有个跟刘晓庆差不多大的女明星,也去了戛纳。
徐枫,1975 年就走过戛纳红毯的台湾女演员。
13 年后,徐枫又成了第一个去戛纳租摊位卖片子的中国人。
她看到内地电影人在海边开派对,记者、片商都围着张艺谋打转。
可这本来应该是陈凯歌的主场,他导演的《孩子王》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徐枫 2003 年在上海电视台《财富人生》的采访中说:
" 可能那时候陈凯歌就蛮落寞的。"
《孩子王》在戛纳的首映式上,电影一边放,一边有观众离场。
徐枫、侯孝贤、张艾嘉都在现场,这差不多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内地电影。
侯孝贤回头冲徐枫吐槽:有够闷。
徐枫心里翻了个白眼:你自己就是闷片皇帝,还好意思嫌别人闷。
《孩子王》在戛纳没引起多少反响,回国后只卖出 3 个拷贝。
倒是张艺谋在那年成了国际谋。巩俐水涨船高,成了一姐。
陈凯歌扬眉吐气还要再等 5 年,等《霸王别姬》在香港上映了再说。
金星原来讽刺过一个大导演。
说大导还不是大导的时候,去香港宣传电影,整得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
香港片商为了造声势,派了辆加长林肯接他。
对香港人来说,就是个常规公关项目。
可准大导没见过这阵仗,握着老婆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发抖:
" 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上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