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方面,倒不是吴卓羲、汤怡、潘灿良有多差,只是珠玉在先,《盲女 72 小时》中,黄秋生饰演的变态太经典,他前一秒还一脸傻气,后一秒便邪气外露,这种能够轻松掌控全场的演员,太难得了。叶玉卿的表演也丝毫不比自己的身材逊色,眼神的转换极其自然,从被虐到反杀,很能让人代入。相较之下,再看《致命 24 小时》里的演员,就太过平庸了。
不思进取的过气导演、没有特点的平庸演员、拍烂了的类型、泛黄了的剧本、受限的尺度。
这是《致命 24 小时》呈现给我们的样子,也是如今香港电影糟糕现状的一隅。
如果你在我面前说 " 香港电影已死 ",我会告诉你,还没死透。毕竟我们还能看到《智齿》,能看到《浊水漂流》,《神探大战》和《怒火 · 重案》这样的合拍大片也不算糟。
但你如果要我看好香港电影的未来,恕我也无能为力。缺人才,没市场,要钱没钱,要自由度也没了自由度,整个电影工业日渐凋敝,远不复当年,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混日子拍烂片度日的人,比比皆是,可不只叶念琛一个。
我们在金像奖提名名单中看到的港片佳作只是凤毛菱角,更多的香港电影人,如果还能开工,拍的就是类似《致命 24 小时》这样的东西。
十几二十年之间,香港的电影人纷纷北上,以此作为出路。而现在,如果把北上拍片比喻成打麻将,香港导演们能打的牌型,要么是清一色,要么是十三烂,前者如徐克林超贤,后者的代表便是叶念琛一流了。
不想打清一色和十三烂怎么办呢?只有像陈可辛那样,尿遁之后换个牌桌,自己坐庄重来。
END
编辑 / 重案组之虎
商务 / 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