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的访谈风格之一是"追问+反驳",以逼嘉宾说出更多东西,挖出更多料来。
事实上,好的采访也绝不是把嘉宾捧在手心,如小跟班一样低眉顺眼。
往往需要刺破、冲撞,来得到嘉宾的习惯性伪装背后,更有价值的答案。
不信你看那些真正有料的采访,都有点带刺。
黄沾问关之琳,你做过别人情妇吗。
这段采访,今天被多少次翻出来重温。
许知远问俞飞鸿年龄的事,才有了俞飞鸿很罕见地说出,人生并没有意义这样的非通稿回答——
你越要挖掘到不同寻常的答案。
就越需要试探、敲打,当然也就可能擦枪走火。
事实上,这就像实验一样,成功是有一定几率的。
你不能用几个马失前蹄的采访,来否定一个主持人的所有。
永远四平八稳的提问,真的能吸引人吗?
如果鲁豫的访谈没有价值,为什么今天一评论娱乐圈事件,就要去翻找《鲁豫有约》的素材库。
在这里——
黄晓明说过,我这辈除了幸福,什么都有了。鲁豫:哇哦。
鲁豫的穷追猛打下,吴孟达才说出了那句影迷津津乐道的:只要我不死,只要他(周星驰)还没退休,我们还会再合作。
除了明星,鲁豫对谈过少数群体、文学家、企业家等各种各样的人。
而今天,中国还有像样的访谈节目吗?
太久没有新鲜的料输入,也太久没有人完整听完一场访谈。
却在段视频的"二次加工"下,将原有的发放截取、玩梗、标签化。
几个"废话问题",就给鲁豫定性了。
三千多集的鲁豫有约,要找出翻车场面可太容易。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节目只会翻车,又为什么能做三千多集?
是的,今天的人,很少会去往下多想一步。
03
"中国奥普拉"
某段时间,对鲁豫的讨伐是全方位的。
在"鲁豫该骂"这个预设之下,她的所有行为都可以是有错的。
就连枉顾事实的论证,都能赢得大片簇拥。
"鲁豫直言星爷不够英俊"。
明明鲁豫在节目里是直言星爷很英俊。
"赵忠祥吐槽鲁豫不适合当主持人。"
点进去一看。
其实赵忠祥说的是,当年央视有一档节目想找鲁豫主持,但他觉得鲁豫不是太合适那档节目。
Sir不理解。
那些轻易就全盘否定鲁豫的人,是否都是因为太年轻。
他们或许不知道,鲁豫还在中传就读期间,就被央视选为节目主持人。
工作两年就获得"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那时候的鲁豫,形象清纯,业务能力强,可以说是央视的初代王冰冰,实打实地吸粉。
当时,鲁豫的主持和采访风格,就是严肃板正的央视里的一股清流。
这也是台里领导为什么选中她。
鲁豫回忆,自己在进央视面试的时候,她直接采访面试官导演张晓海。
"你们中央文艺部的领导都留大胡子?"
是不是听上去很没情商,很白目?
但央视正经、规矩的主持人还不够多么,缺的就是这样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所以张晓海一看:这姑娘,有意思。
后来,鲁豫加入凤凰卫视,成了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