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网感的创作趋势
网剧成为主流后,编剧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这可能得益于早年青春甜宠剧从众多网剧类型中脱颖而出,让行业注意到成本低的年轻编剧,反而能以小博大产出高点击率的网剧。比如《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等。
这些年轻编剧在符合自己年龄阶段与阅历的熟悉领域,兴起了一股段子化的创作潮流——更重视简单的情感表达与奶头乐的愉悦,相对过去电视剧缺乏故事的厚重感与文学性,
这些剧里的主人公总是不断地在 " 行动 ",像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游戏任务、打怪升级,制造一个又一个笑点、撒糖点、矛盾点。一集故事里,全是堆砌的段子,编剧只要融入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其他影视剧里的桥段,就能吸引观众不断看下去。不少网络年轻观众也确实不同于过去的电视观众,他们不会深究剧集的整体故事意义,他们追一部剧可能只是单纯地因为其中一个感同身受的段子。
当行业被这样的 " 网感 " 成功模式洗脑,制片公司会倾向于启用价格低廉的年轻编剧,老编剧也会在工作室招募年轻编剧。而即便再有能力的编剧,只要被安排去写类型网剧,都会被这种 " 网感 " 模式所规训,然后整个行业就不断产出一些流水线作品。
当然,网络文学改编潮、网剧网感制作趋势是符合网络年轻受众审美的,无可厚非。只是这样一种创作趋势,也造成了现在国产剧烂尾率高的现象。因为现在很多年轻网剧编剧只是一个拼凑段子的缝纫高手,随便拼拼凑凑就能创作出一部播放量还不错的网剧,谁还会好好写结局?
从整体大局观把控剧本的思维少了。很多时候结局只是随机缝的,可能参考的就是头一晚看的一部高分美剧、韩剧的结尾。
有编剧朋友向硬糖君透露他们编剧会的现状就是:总编剧头一天会布置任务,让编剧去国外影视剧、小说里搜集能用到的段子。大家第二天再讨论如何不算抄袭地把这些段子融进剧本里去。
网络时代给了没有阅历的年轻编剧机会,但是这样一种创作潮流很容易劣币逐良币,最终导致国产剧烂尾率高。现在编剧写不好职场剧,也是因为他们大多没有职场经历与阅历,写青春爱情剧出身,一旦涉猎别的类型,就会原形毕露。
编剧的阅历与其能创造的故事类型息息相关。知名编剧秦雯在 2011 年与导演王光利结婚前,写的也是青春剧,结婚后才开始创作婚姻题材的剧《辣妈正传》《我的前半生》。
除了网感,现在长剧创作也有短视频化的趋势。《东八区的先生们》《两个人的小森林》这样的剧能够低开高走逆袭,正是得益于剧情土味段子在短视频端的传播如鱼得水,反哺了剧集的热度。
怎么结局,才能双向满足观众与甲方?
抛开平台立项制度、创作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影视剧的结局到底有没有一个不烂尾的合格标准?
观众喜欢用 he、be 来形容结局,前者代表皆大欢喜的结局,后者代表意难平的结局。除此之外,还有开放式结局。但无论是哪种结局的电视剧,都被观众抨击过烂尾。
可见,烂尾与皆大欢喜、意难平、开放式结局,并没有直接关系。判定一个剧是否烂尾,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结局是否符合原有世界观与人设;二是伏笔与悬念是否揭晓,俗话说挖的坑是否填上。
编剧自然也懂这样的道理,只是在创作过程中,编剧会受两方面干扰:一是想要标新立异,无意识中便与大众审美背道而驰。
这就是为什么像《请君》这类编剧、制片人会一本正经地解释 " 结局 " 来龙去脉。观众要看懂结局,还得看他们发表的 " 结局说明书 " 小作文。创作者总觉得是观众理解能力不到位,不够深刻。其实是编剧能力不到位,没有把 " 结局说明书 " 从自己的脑内小作文变成戏剧形式的剧本。
二是更有话语权的一方在干扰。比如《今生有你》这类编剧内讧,编剧就指责他人干扰导致结局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