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邀请行业精英做分享,《天天向上》还热衷于介绍地域文化。
2017 年播出的高校食堂对决专题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学生们,分别拿出红烧肉、小龙虾、笃面筋等自家食堂的拿手菜,在 PK 过程中引出两所大学的特色和学生风采,以及所在城市的饮食、生活方式与人文氛围。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与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复旦大学等高校,都曾在节目中上演 PK,让专业知识、海内外文化碰撞出新火花,拓宽观众视野。
不少高校学生都曾在《天天向上》中展示才艺。
偶尔,也有奇怪的知识混进节目。
2016 年播出的奇葩名字专题中,真实姓名叫尼玛、尼妹、马桶等 " 狠人 " 齐聚一堂。据解释,尼玛和尼妹是一对藏族兄妹,在藏语中 " 尼玛 " 意为太阳," 尼妹 " 意为无畏。根据主持人欧弟的延伸,BIGBANG 的成员太阳也可以叫 " 尼玛 "。
那一期节目,现场还来了一位叫 " 张柏芝 " 的观众,她的表哥叫 " 黄晓明 "。距离张柏芝不远处,名叫 " 王菲 "" 李亚鹏 " 的观众正挨着坐。没骗人,他们的身份证上确实是这些名字。
看《天天向上》,学到了不少没啥用但好玩的冷知识,比如 " 只有人类会被呛死 "。
凭借各类新奇与趣味事物,《天天向上》获得高关注度。2009 年夏天,《天天向上》拿下全国节目收视率第一的成绩,湖南卫视总编室给每一位节目组工作人员都发了短信:" 经过 11 个月的摸爬滚打、近身搏斗、短兵相接、四方征战,我们拿到期待已久的全国收视冠军。"
从另一角度看,这是观众对《天天向上》的反馈。
" 发疯 " 式主持
豆瓣上,有网友留下一句影评:"《天天向上》可能是中国娱乐性和内容性平衡得最好的节目。"
内容性是选题决定的,娱乐性则有主持团 " 天天兄弟 " 的功劳。14 年来,他们一直遵从 " 反合作原则 " 的风格,简单来说就是 " 发疯 " 式主持。
会话中的合作原则,最先由美国语言哲学家保尔 · 格赖斯(Herbert Paul Grice)在 1967 年提出。他表示人们若想实现高效沟通,则需要遵守信息准确、相互关联、避免歧义、信息量适当 4 个原则。
" 天天兄弟 " 则推翻合作原则,通过 " 你说东我说西 "" 思维无限扩散 " 等形式创造笑点。
五月天的阿信上《天天向上》宣传新专辑《自传》时,汪涵提问:" 专辑名字是谁的主意?" 阿信答:" 是我们 5 个人一起讨论出来的,想表达我们这一代人曾在地球上生活过。" 主持人大张伟来劲了:" 哇,看人家主题立的,把自己当恐龙这么写!"
黄子韬在《天天向上》里提及被网暴的经历时,神色有些凝重,主持人欧弟与汪涵对视一眼后,欧弟上前安慰道:" 我也曾遭受过这样的语言攻击 ……" 汪涵插话:" 哦,那你是活该。" 欧弟假装受伤:" 对对,我毕竟是真活该。" 黄子韬扑哧一声笑出来,气氛立马回温。
就喜欢这种神经兮兮又莫名好笑的对话。
有些片段之所以成经典,是因为里面的人、事物与观看者的情绪,难出现第二次。就像互联网大佬们鲜少再在公共场合放飞自我,电视机前的我们,接触到冷知识后,也不再如年少时那般震惊与兴奋,看到有趣的场面也不会再放肆大笑。
我们乐此不疲地谈论《天天向上》,其实是在怀念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这档节目是否真的这么好笑、文化内涵是否真的这么深,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它恰好在对的时间里,刻入了我们的青春。
时间回到 2008 年,《天天向上》刚上线,节目选题方向还未明晰。在某次 " 哪些题材有关注度,哪些题材足够高级 " 的争辩中,汪涵对节目导演说:" 收视率与美誉度之间是有一杆秤的。"
如今看来,收视率和美誉度《天天向上》都曾拿到了。
因此在遗憾过后,我们开始期待《天天向上》复播,期待它将我们的青春故事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