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 " 攻击 " 张全蛋,用的是下半身攻击。
他问我为什么叫池子
我说中国人嘛,就是缺什么叫什么
我五行缺水,我叫池子
诶,你怎么叫张全蛋啊?
李诞吐槽偶像组合 SNH48,直接说她们是山寨日本的。
只是然后呢?
开播不到三天——
节目突然下架,无法播放。
为什么?
有人无法接受。
就像窦文涛说的那样:
文化上的保守偏向,注定了脱口秀的圈地自萌。
怎么办?
还是上面提到的两位 " 脱口秀元老 "。
两年前,池子离开了笑果," 离开 " 了脱口秀。
甚至离开了微博。
他在告别脱口秀那条微博下写道:" 我们曾经触摸过脱口秀的内核,那是好东西,不要被驯化。"
李诞呢?
很少再自己上台表演。
《十三邀》里,喝了几杯酒的李诞向许知远传授他的经验:
" 想要挣钱,就是不要说太多真话。"
更丧的一句话是:
" 我随时做好准备烟消云散。"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丧。
《圆桌派》里的两位嘉宾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
他们时刻警惕着喜剧的底线。
呼兰的底线是不以伤害对方为目的。
但同样,界限是始终坚持自己的表达和价值观。
逻辑相当清晰。
而周老板则更加圆滑。
在不以取悦对方为唯一目的的前提下,他坚持要输出的内容又不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
是的。
他们真正宝贵的东西。
也是国内的文娱行业创作者最应该学习的。
还是创作者心态。
既相信自己,也时刻学习。
更重要的,是价值自洽。
你有发声的权利
我有不生气的权利
因为当你试图为满足他人去降低对自己要求的时候,可能连原本的好东西也保不住。
尤其是当下的保守环境,大量不成熟的受众,和容易引发争议的舆论。
一味羡慕国外的 " 敢说 " 只是在幻想空中楼阁。
但试图忽略房间里的大象,跳过那些争议话题避而不谈,也是一种犬儒。
脱口秀的引进,按照窦文涛的调侃。
已经有了中国文化的印记,已经温良恭俭让。
但是。
Sir 只说但是,就像节目最后所说,脱口秀也应该和其他类型一样,成为一个桥梁。
打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拓宽人储存偏见的空间尺度。
只要我们都看脱口秀,就开的起玩笑。
只要能允许开玩笑,就能放下戒备心。
而放下戒备和敌意,很多争议和冲突就能迎刃而解 ……
就像节目里。
窦文涛接着呼兰的话茬,说了一句脱口秀行业 " 起码不以貌取人 "。
不好笑。
但当呼兰笑出来,一个好笑的段子便出现了。
这是夸呢还是骂
我一笑他就不冒犯了 对不对
至于当下,它就像一扇窗。
让每个人都参与去努力地撑。
只要撑得足够开。
总会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