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忠孝东路的楼群越来越多,但可园似乎不被岁月叨唠,琼瑶静静地生活在这里,除了勤恳写作,足不出户就能在画室作画,到院子里赏花观鱼。
家里也有一些变化,儿子陈中维婚后给她添了两个孙女,一家 6 口住在这栋 7 层楼房里其乐融融。
「钻石级」纯爱代言人
琼瑶本名陈喆,小名叫凤凰,她是编故事的人,更是在自己的人生剧本中一次次重生的人。
母亲袁行恕出身于北京的书香门第,父亲陈致平来自湖南衡阳,是一名教书先生,两人由师生关系转变为夫妻。
童年时期的琼瑶,经历着战乱时期的逃难,从四川到湖南,又从湖南逃到广西,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
11 岁那年,一家人逃到了台湾,总算稍稍安定下来。
父亲去了台湾师范大学做国文教授,母亲也去了中学任教,两人对于子女的学习成绩很是看重,可偏偏,琼瑶只有国文成绩看得过眼。
人生就那么现实,当你的家里有四个孩子,你一定不会去爱那个懦弱无能的,你一定会去爱那个光芒四射的!
一天又一天过去,母亲越来越爱小妹,父亲越来越爱小弟。
而且,他们也不再费力掩饰这个事实。
在强烈的敏感自卑下,她吞下一整瓶安眠药想要与世诀别,好在经过一星期的抢救修养,她再次醒了过来。
18 岁时,琼瑶高三,考学压力更重了,母亲不断地说:如果考不上大学,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是全家人的失败,是给教授父亲丢脸。
她学不进去,还爱上了自己的国文老师,一位大她 25 岁、丧偶的中年男子 .
没想到老师也劝她努力考大学,还说等到毕业之后,如果琼瑶还没变心,两人就能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琼瑶开始日以继夜地念书,但她还是不懂,为什么自己的爱情要由那些数字和毫无关联的西洋文字决定?
生命中有那么多东西她都还不明白,却要去明白为什么 X+Y=Z。
在众人的期盼下,琼瑶并没有考上,她再一次服下安眠药。
后来母亲发现了琼瑶写给老师的情书,怒火中烧,觉得女儿是受到了老师的引诱才考不上大学,于是从警察局告到教育部,最后以老师被解聘,离开台北告终。
而琼瑶再次落榜,决心不再考试,赋闲在家。
后来她遇见了来家里向父亲请教问题的庆筠,26 岁毕业于台大外文系的小伙子,有着相同的文学热爱。
她不顾母亲反对,认识不到 7 个月,便和庆筠结婚了。
和老师的感情是轰轰烈烈的,和庆筠的感情是好感中带着一丝温暖。
两人婚后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稿费,很不稳定,每天的伙食费预算是 7 块钱,庆筠想吃个 3.5 元的包子,也要和琼瑶吵上半天,可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后来琼瑶生孩子,庆筠便去了铝业公司做翻译,接着被外派出国,琼瑶只好一边拉扯孩子一边写稿,直到庆筠回国,举家搬到了高雄。
琼瑶写的稿子大多在《皇冠》杂志登出,她很开心,庆筠看了却很生气,他觉得琼瑶写的东西没有深度,一辈子都不会进步。
但此后琼瑶的作品接连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而庆筠却产出寥寥,不得志的他开始沉迷赌博,彻夜不归,将自己的失败怪在琼瑶身上。
1963 年,琼瑶在《皇冠》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脱胎于自己的师生恋经历。
很快,爱情作家 " 琼瑶 " 广为人知,也让创办了九年的皇冠杂志社扭亏为盈。
但母亲看完气得不行,庆筠看得也觉得尊严扫地,他觉得琼瑶是在告诉世人她的真爱是老师,于是两人草草离婚。
因为要参加电视台采访,作为杂志社社长的平鑫涛跑去车站接琼瑶,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没想到这一面就开启了不平常的故事。
来源平鑫涛自传
琼瑶很惊奇,素未谋面,平鑫涛怎就在人群中认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