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岁月用一条长河来形容,王杰便是这条长河中的一粒石子,他的身世飘零,人生孤独,百转千回,历经苍凉。从未褪色,保持本真!
他的作品是对他自己最好的诠释表达,甚至分不出彼此的界限。词曲制作精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配合他的嗓音唱腔和情感人生,达到人剑合一之境。
在事业上他做到了极致,实力力压香港“四大天王”,但在感情上却无比痛苦。
14岁的初恋因车祸意外去世,第一任妻子莫明失踪,第二任妻子离婚,好不容易找到真爱却遭受“劈腿”痛苦。
他的一生遭遇太多坎坷,12岁被父母抛弃,25岁闯荡乐坛,爆红之后遭遇下D事件,之后事业一落千丈。
悲也好,喜也好,命运有谁能知道,梦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飘。
这首歌似乎唱出了王杰的悲情人生!
01
1962年,王杰出生于一个文艺世家,父母都是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的演员。
家中一共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王杰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
那个时候的演员是按月拿工资,不像现在的演艺圈讲究的是片酬。
四个孩子都要照顾,父母的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够用,王杰只能跟着父亲穿梭于各个片场,3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安排进剧组做童星。
外人看来,从小就顶着“明星”的王杰,星光熠熠,备受宠爱。
但真实的情况与之相反,王杰除了要承受成年人的工作,还经常被父母打骂。
悲惨的童年,造就了王杰忧郁寡欢、自卑孤僻的个性。
12岁那一年,母亲出演了《金瓶双艳》的一部戏,这部戏不用多讲,看名字就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影片。
因为这部戏的原因,使王杰的父母“分道扬镳”。
父母离婚后,母亲许玉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台湾,王杰则跟着父亲留在香港。
此时,父亲的事业并不如意,依然混迹于各个片场跑龙套。
因为无暇照顾王杰,只能将他送到香港一个叫三育书院的寄宿学校。
被送到寄宿学校后,父亲几乎不闻不问,同学们的父母每月都会来看望孩子,只有王杰像孤儿一样,很少有亲人来看他,后来,父亲竟然停了他的学费。
此时的王杰,像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一样,无助、孤单,每天被老师盯着催缴学费。
为了能继续留在学校,小小年纪的王杰只能一边打工一边读书。
所以,要说华语乐坛哪个歌手打工最多,非王杰莫属。捡垃圾、擦玻璃、油漆工、快递员,到后来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侍应、厨师、调酒员、酒廊歌手等等工作。
12岁开始兼职打工,直到25岁成名,13年的打工经历,所有最苦最累的工作,王杰几乎没有落下。
幸运的是,在他读书期间,被一名罗马尼亚的音乐老师发掘了他的音乐潜力,带着他踏进了音乐的道路上,也算是让王杰悲苦的少年,找到一丝心灵上的安慰。
1976年,14岁的王杰首次创作了歌曲《娃娃在哭了》,用歌声呼唤着父母能来看他。
但等来是爸爸的远走高飞,父亲因在邵氏发展不顺利,丢下未成年的王杰,独自一人另寻天地。
这一年,无依无靠的王杰认识了与他同样孤独的女孩,美法混血儿德莎。
因为她患有小儿麻痹症,一瘸一拐地被同学嘲笑,所以,她基本没有要好的同学或朋友。
然而,这并不影响她成为王杰人生中的第一个舞伴儿和初恋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