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海格蓬松的长发、卷曲的胡子里的罗彼·考特拉尼。
只露一双善意的眼睛,就将这个高大的巨人,演活了。
而且,罗彼还是唯一一位由JK罗琳"钦定"的演员。
《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早期,罗琳几乎不干涉剧组的任何决定。
只有一次,罗琳破例给剧组安利了自己心中的海格人选——罗彼·考特拉尼。
罗彼·考特拉尼不仅是《魔法石》确定的第一个演员,他也伴随哈利走到了这场银幕之旅的终点。
为何我们会对海格有如此深刻的感情。
可以说,他是孩子们进入《哈利·波特》这个故事里,第一位拥有着真善美之心的一位角色。
他帮助哈利整治一直欺负他的麻瓜姨妈一家,还给哈利的表哥装上了一条猪尾巴。
他无条件的爱护哈利、赫敏、罗恩,一视同仁地看着不同魔法血统的孩子在霍格沃茨里学习、成长。
他甚至没有任何的恶意。
在这个复杂的魔法世界里。
海格仿佛是一块透明的水晶,你可以轻易地看透他。
并且,从他身上还能折射、放大阳光的颜色,变出彩虹。
他是我们第一位朋友。
也是一直陪伴到最后的朋友。
02
海格为什么会深入人心?
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哈利·波特》IP。
J·K·罗琳创造的这个魔法世界之所以风靡全球,就在于它是上下限都很高的小说。
你可以说它只是一个孩童的睡前读物,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逐渐成长打败坏人的童话故事。
但若转换成人视角——
政治,文化,人性的隐喻,无所不在。
比如格林德沃希望的"巫师与麻瓜之战"以及伏地魔推崇的"极端的巫师纯血统主义"都是对于现实世界种族主义的影射。
而置身于麻瓜世界的巫师哈利,更契合了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群体觉醒的时代风潮。
这些在小说改编的后几部电影里展现的尤其明显。
因此,如果把《哈利·波特》当作少儿读物,读者们代入到哈利这样一个从小受到歧视,欺负的怪孩子身上。
就会发现海格的出现,是一道光。
一道改变他过去悲惨人生的救赎的光。
下面这一幕,几乎可以代表着每一个觉得生活不如意的孩子对未知世界最真切的想象。
哈利孤单地过十一岁生日的夜晚,海格撬开了房门,当着德思礼一家的面,为他过生日。
"不管怎么说―― 哈利,"巨人转过身来,背对着弗农夫妇,"祝你生日非常愉快。我这里有一件东西要送给你―― 有的地方我可能压坏了,不过味道还是一样。"
……
"说真的,我还没向你作自我介绍呢。鲁伯海格,霍格沃茨的钥匙保管员和狩猎场看守。"
接着,他狠狠地羞辱了一直欺凌哈利的德思礼一家,折弯了费农姨父的枪,在表哥达力的屁股上变出了一条猪尾巴。
之后,他热情洋溢地给哈利讲述了他的父母,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最优秀的巫师;讲述了哈利·波特的名字在巫师界声名远扬的原因,讲述了一个充满着想象力与美好生活的魔法世界……
以及,向哈利解释,过去成长的经历,是个未曾预料的悲剧和误会。
总结就是,忘掉过去的烦恼吧,我(海格)将带你回到那个你本来属于的魔法世界里。
面对这些,别忘了哈利的第一反应——
海格用热切而崇敬的目光注视着哈利,但哈利并没有感觉到高兴和自豪,相反,他认为这肯定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一个巫师?他?他怎么可能是一个巫师?他一直在达力的殴打和佩妮姨妈、弗农姨父的凌辱下偷生;如果他真是一名巫师,那么当他们要把他锁进碗柜的时候,他们为什么没有变成疙疙瘩瘩的癞蛤蟆呢?如果他曾经打败过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师,那么达力为什么能像踢足球那样把他踢得到处乱跑呢?"海格,"他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