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知道天已经亮了,可还是把眼睛闭得紧紧的。"这是一个梦,"他确定无疑地对自己说,"我梦见一个叫海格的巨人,他来对我说,要我进一所魔法学校。等我一睁眼,我准在家里,在碗柜里。"
海格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随后他带着哈利去往了对角巷,给他展现魔法世界的一隅,向他介绍魔法世界的生活常识,帮初出茅庐的他和各种人打交道。
甚至还送了他生日礼物——
一只漂亮的海德薇。
……
Sir相信不止一个孩子曾在年幼时期幻想过,能收到魔法学校的来信,会有一个海格这样的信使,带领他们走进一个充满奇幻想象力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他们不须自卑,因为早已声名远扬,他们会很快乐,因为每天都有崭新的玩意,吃不完的零食,用不完的零花,和一群好朋友小伙伴体验最刺激的冒险,享受最非凡的人生……
而海格的名字,他伟岸的身躯,就是打开这一切的钥匙。
他背后,是孩子们对整个魔法世界的想象。
海格还不止于此。
熟悉书和电影的人会记起,海格的小木屋,一直是主角三人组的避风港。
不论是繁重的课程之间,还是刺激的冒险之余,去小木屋和海格坐一坐,聊一聊,看海格聊聊他养的神奇的动植物,都是三人组在学校里最惬意的时光。
为什么,因为海格在整个《哈利·波特》故事里,是哈利最早的朋友(比罗恩和赫敏还早),也是哈利了解成年巫师世界的窗口、桥梁。
举个例子。
第三部里哈利落难时去的破釜酒吧,就是海格第一次带他去并介绍的。
别小看"朋友"这个词。
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在非同龄人里找到一个朋友的难度并不比听父母的话容易。
作为一个少儿读物,《哈利·波特》里很多成年人看待主角团的态度,要不是礼貌尊重地把他们当成年人对待,要不就是热情到亲切像长辈对待孩子一样。
前者比如霍格沃茨的老师们,后者则是如韦斯莱夫人。
海格是少有的,能把主角三人组当成朋友的非同龄人。
因为按照年纪来说,他实际上和汤姆·里德尔是同届,在第一次接哈利去霍格沃茨的时候,已经是63岁高龄。
但他身上却有着能打动三人组的童心与真诚。
他会邀请哈利去他家里作客,喝茶。
送给哈利的礼物,是一本关于他父母的相册集。
他会跟哈利聊最近的开心事烦心事,为他解惑,开导,也不在意袒露自己的糗事,他们甚至能在一起犯错,吐槽。
听海格管费尔奇叫"那个老饭桶",哈利和罗恩很高兴。"至于那只猫,那个叫洛丽丝夫人的,有朝一日我真想把她介绍给我的牙牙。
最关键的是,从海格对待魔法世界神奇生物们的热忱上,很明显能够感受到海格的善良。
去接哈利的时候,大衣口袋里藏着睡鼠,给主角团们分享他偷偷养的龙,在巴克比克要被杀死的时候,悲伤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