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出征。
今年已经有好几部发出号角。
年初的《人世间》,迪士尼在剧组开机前就提前嗅到了爆款潜质,买下了独家海外发行权。
另一部爆款《开端》,被韩国电视台 Asia N、A+Drama 买下播放权,随后 Netflix 也买下了亚洲地区的播放权。
创下了爱奇艺历史记录第二名的《苍兰诀》。
开播一小时定档海外,国内还没大结局,Netflix 就等不及了赶紧上架。
出海,已经成了国剧优等生们的一道竞赛附加题。
但越来越多国产剧出海的同时。
走出了多远?
走去了哪?
却总是缺少下文。
前不久陈可辛成立海外创作公司,雄心勃勃表示:拍一些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剧。
" 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剧 "。
这个目标,离我们会很远吗?
01
虽然电视剧出海总给人一种很高端、争了气、混得开的感觉。
但在网络如此便捷的今天,出海几乎等于零门槛,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罕见。
因为视频网站和流媒体崛起,加上五年前广电对国剧走出去的扶持政策,目前 90% 的国产剧,都做到了海内外同步发行。
没有国家愿意买版权?
简单,只需要在油管上创建一个频道,自己上传视频也算出海了。
走出去容易。
让人接受,有多少受众,才是真正的问题。
目前国产剧比较吃得开的地方,还是东南亚,比如在泰国和越南,国产古偶剧总是能冲上热榜。
△ 泰国视频平台 MONOMAX 最受欢迎国剧前三名
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本土制作不够强大,国产剧的制作水准能够碾压。
而在别的地方,国产剧往往就被挤到了末流。
比如在日本。
当年《甄嬛传》日版海报还被热议过,这是文化强势输出了?
恐怕还差很远。
《甄嬛传》其实是在用户仅 20 万的日本富士电视台某地方频道播出,而且还是上班时间段,非黄金档。
可想而知收视极为有限。
《琅琊榜》。
我们在国内网络看到的消息是," 拿下了韩国当月收视冠军 "。
当你以为是韩国全国的收视冠军时,其实完整的表达是,拿下了韩国某台当月的收视冠军。
是哪个台呢?
韩国的中华 TV,一个全天候播中文内容的付费电视台,主要受众都是韩国华人。
在亚洲影视剧 VIKI 网站,《琅琊榜》的订阅数不到一万,而随便一部台湾狗血偶像剧都能达到一万以上,韩剧基本在六万以上。
也有成绩比较好的。
据 " 狐厂娱乐观察 " 报道,2018 年《延禧攻略》在日本电视台黄金档播出,油管播放量破亿。
但在业内人看来,这样的剧也只是 " 成绩不错 ",算不上什么轰动效应。
而国产剧在海外的另一个尴尬在于。
哪怕数据不错,也基本上是赚个吆喝,赚不到多少实际的业绩。
国剧出海头牌,正午阳光。
董事长侯鸿亮说,《琅琊榜》和《欢乐颂》都是爆款," 在海外新媒体平台的播出情况非常好,点击分账的金额也很可观。"
可当他把这两个资优生分享给国外的同行,人家摇头——
这么吃亏的事,只有你们肯干。
分账是可以分账,但怎么能不收版权费呢?不给版权费,我为什么要拿出去给他们播?
也就是说,这种 " 半卖半送 " 的出海形式,基本上只有国产剧在做。
因为国内市场容量够大,也不指望海外能卖多少,随便玩玩。
比如卖出《长歌行》,占据我国影视剧出口总额 20% 的华策影视,2020 年全年海外收入仅占总收入的 2.4%,到了 2021 年是 3.6%。
当然,这两年我们的话语权确实在进步。
去年《长歌行》卖出了国剧出海最高价 15 万美元一集,《庆余年》续集被 Disney+ 预定,海外版权费高达千万人民币。
但这样的成绩,还是低于国际水平。
早在 2015 年,《生活大爆炸》引进国内,单集超过 15 万美元;
2017 年,《太阳的后裔》卖给爱奇艺,创下国内引进韩剧的最高记录:23 万美元一集,总价 2400 万人民币。
是因为国产剧完全不能打吗?
其实这些年来国产剧不乏精品、爆款,但就如同买卖总是成行成市,一部剧在海外的破圈,也很难靠单打独斗。
02
《鱿鱼游戏》。
现象级韩剧,获得的成绩不必赘述了。
但它的成功不是个例和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