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部电影评价很高,但你不喜欢?
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
其中,或许有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绿皮书》。
在豆瓣上,超过 150 万人打出了 8.9 分,位列 Top250 第 57。
《绿皮书》在商业和口碑上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
但,给予差评的也不少。
自 2018 年上映以来,就有不少主流媒体和观众批评。
尤其在美国,许多黑人观众表示很不喜欢这部影片。
在他们看来,片中的故事回避了真正的问题,是一种过度修饰的「美式主旋律」。
当年,在《绿皮书》拿下奥斯卡后,黑人导演斯派克 · 李也表示不满。
公开表示,是裁判吹了黑哨。
四年后,《绿皮书》导演又如法炮制了一部新作归来。
这次,引发的争议似乎更大了。
今天,鱼叔就来说说这部新片——
《史上最棒的啤酒运送》
The Greatest Beer Run Ever
在「讨大众欢心」这件事上,导演彼得 · 法雷里似乎摸得门清。
《绿皮书》就是很好的范例。
有尖锐的社会议题——种族歧视。
有反差的故事设定——白人给黑人当司机。
有诙谐的喜剧段落——吃炸鸡。
有凝练的台词金句——
「光靠天赋是不够的,改变大众的想法需要勇气」
还有大团圆式的温馨结局。
这些都是《绿皮书》最讨巧的地方。
用轻松温情的方式,包裹一颗严肃、尖锐的内核。
获得大众的喜爱,也是自然。
《绿皮书》成功之后,导演不慌不忙。
四年之后,才推出了这部新作《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
这一回,不讲种族。
改讲战争。
故事背景回到越战时期。
美国大批青春男儿被征召入伍,派往越南前线参战。
主人公奇基,成了不用上前线的幸运儿之一。
但他心中,一直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始终坚信越战是一场正义之战。
因此总是替上前线作战的好兄弟们感到骄傲。
某天,酒过三巡。
一群人聊起远在越南的朋友,心里一阵感慨,他们一定很想念家乡的啤酒。
这时有人提出,有办法让他们喝到就好了。
在特别的气氛之下,奇基自告奋勇做了那个大冤种。
「不就是去越南送啤酒嘛,很容易,我去。」
酒吧老板见状,立马顺水推舟,给了啤酒又给了名单。
第二天,所有人都知道了奇基要去越南。
于是纷纷找上他,托他带东西给自己的孩子。
信件、项链、袜子 …… 等等。
昨天的一时口嗨,瞬间变得骑虎难下。
耿直的奇基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于是他背上一大包啤酒,买了一张去越南的船票。
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