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一个「粉丝福利」活动。
上面写着:只要付钱,就可以和偶像亲密接触、建立联系。
诱惑力太大,女孩一咬牙刷了笔巨款。
可后来,她被几次告知日程变更,一拖再拖。
钱交得越来越多,偶像的人影都没见着。
这才后知后觉被骗了。
女孩想退款,也已经晚了。
后来才发现,之前签署的合同早已被做了手脚,钻尽了法律的空子。
诉讼没有用,报警也要不回钱。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也很多。
新闻曾报道,一名追星女孩为获得偶像签名,进了假的明星粉丝群。
三小时被骗 11 万。
所幸及时发现,警方帮忙追回。
但更多的是像剧中女孩一样,无计可施,只能吃哑巴亏。
此外,不擅长用手机的孤寡老人,也是最常见的诈骗受害者。
剧中,一个老人自己尝试网购时,被哄骗参与了抽奖活动。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一堆所谓的保健品。
类似情况,在现实中更是屡见不鲜。
去年,有调查显示,39%的老人网购时有过受骗经历。
剧中,这些聚焦在普通人身上,又完全基于现实痛点的情节极易让人入戏。
也为之后绝地反杀的爽感蓄足了马力。
很多复仇爽剧,都靠主人公自己卧薪尝胆。
而这部剧最爽的是,被骗的受害者什么都不用做,就能眼睁睁看着骗子受挫,乖乖把钱送回来。
帮他们讨回钱的不是警察也不是律师。
而是另一个骗子,也就是男主,「欺诈猎人」黑崎。
就像最近两年,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很多人不仅有了反诈意识,还会模仿骗子的招数反套路。
反而将骗子哄得一愣一愣。
将这一行为发展成职业,即欺诈猎人。
黑崎主动找到上述受害者提供帮忙。
不收取任何费用,只需要了解骗子的行骗方式。
意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帮助第一位受害者吉川,潜入虚假的创业公司。
伪装成金融投资顾问,向诈骗头子推销投资业务。
黑崎同样投其所好。
知道老板每次都是干一票就跑,有很多赃款要藏。
他就一再强调自己的投资项目不仅能让资产增值,还可以在国外转换成比特币,从而隐藏资产。
他也伪造了虚拟的社交圈,有意让对方注意到自己和很多富商都有联系 。
之后又放出烟雾弹。
找来群演,上演普通人集体维权、受害者联系媒体等虚张声势的戏码。
让骗子误以为自己已经暴露,即将被警察找上门。
对方因此急病乱投医,马上找到他,要求将赃款存入电子银行换成比特币。
就这样,诈骗头子亲手将钱交到了他的手里。
用类似的方式,他也帮追星女孩骗回了自己的钱。
黑崎伪装成娱乐圈的内部人员。
找专业人士制作了虚拟网页,发布大量娱乐公司相关的不实信息。
之后找到「亲密接触偶像」项目的负责人,表示要与他们合作。
骗子一想到他们有可能弄假成真,真正和艺人建立联络。
那么以后自己也不必再铤而走险,当下也很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