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后劲最大的东西 …… 大概就是丑陋了。
有此感叹,是因为前两天金鹰节开幕式的红毯。
到现在想起那红白喜事一般的阵仗,还觉着晕眩。
这个开幕式是怎么个情况呢?
穿成月饼包装的朱迅和偷了翻译官假发的汪涵,开场即震撼。
现场布置,背后是手扶梯,左边是摆摊的应援队。
你很难不觉得这就是个县城商场的开业典礼,来了还能去摊位领鸡蛋的那种。
再看眼远景——
好嘛,敢情地毯是塑料布拼的,会场是纸糊的。
还雇了帮无辜群众分列两旁上演售楼部销售传奇 ……
你能想象吗?
他们甚至给每组出场的明星都搞了一个极其科幻的 3D 特效。
她们不像要上台,更像在上菜。
蒽。
金鹰节的品味,甚至被 B 站 up 主恶搞出的 " 金铅球奖 " 秒杀。
Bilibili @导演小策
诡异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名头是评断艺术,但从入场开始,整个活动就已经带上了浓郁的夜总会气息。
只能说出发点是好的,但这边建议是可以不出发。
今天不吐不快。
顺着金鹰奖,来聊聊与审美绝缘的——内娱特色红毯。
当然,我们可以挽尊说电影节、电视节的主角是影视作品,而不是时尚。
但在一个犹如 KTV 的场所评选年度佳片,显然有点在小破庙念封神榜的意思。
搭不上。
也不止金鹰节,国内各大颁奖典礼几乎都有同样问题。
土得毫无保留。
今年百花奖的红毯仪式,在武汉体育中心举办。
其实都是好兆头:恰逢百花奖 60 周年,武汉是中国电影的萌芽地之一," 桥都 " 的意向还恰好象征连接了观众和电影。
但以 " 桥 " 为主题搭出来的红毯,却是这个造型——
塑胶跑道配色的地毯,愣把一个电影节搞出了农贸展的气势,目之所及的每一种颜色都极具攻击性。
让人很想问一句粉娇你几。
放大再看,这 …… 就是桥元素?
这纸扎质感多少是有点不吉利了。
在这种环境下,哪怕出场的明星再想撑场面,也是不能够的。
不信看咱妈——
特写:红气养人诚不我欺!
远景:什么商城大酬宾活动?
36 届百花奖 张小斐
凭这个开场,甭管是什么大奖,档次都很难上去了。
再说前两天刚落幕的飞天奖,也是不遑多让。
童瑶证明了即便是美女,在死亡灯光和番茄炒蛋布景里,也会像超市翡翠柜台的抽奖小姐。
33 届飞天奖 童瑶
关晓彤则证明了,哪怕穿得已经五颜六色,在极致的色彩撞击下依旧会暗淡无光。
33 届飞天奖 关晓彤
中式审美有一个侧面,即纯粹追求热闹。
一般是逢年过节,图个喜庆,也就不讲究雅致和格调了。
都像年货一样,专挑重油水的囤。
但影视作为生活之上,更重精神追求的东西,和这套审美其实是不太协调的。
不是说电影节就高贵,就得脱离群众。
主要是目标不同,强行套模板也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