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才会比较快。
昨天的金鸡奖,朱一龙爆冷,拿下金鸡影帝,当场落泪。
之前的入围人选里,《长津湖》吴京和《奇迹》易烊千玺才是拿奖的热门。吴京自不必说,易烊千玺已经是三次提名金鸡。
在电影市场跌入谷底的这一年,《人生大事》拿到 17 亿票房。朱一龙一改以往安静漂亮的形象,变成平头花衬衫街溜子莫三妹,把一个做着丧葬工作的不吉利三哥,演绎成温情的 " 爸爸 " 三哥。
蛰伏十年,然后一飞冲天,谈谈" 普通人 " 朱一龙的耐心与野心。
" 普通人 " 朱一龙
为什么说 " 普通人 " 朱一龙?
在我们眼里,朱一龙是明星,儒雅帅气,眼睛里有星星,和普通人不沾边。
但,要给一个人定位,还得看他在集体中的位置。朱一龙爆红以前,在北电表演系,长相和天资,都算不得过分出挑。
上北电,其实是朱一龙人生之外的规划。
那时候他还在上中学,到北京玩路过了北电大门,妈妈开玩笑般跟他说," 你应该考过来。"
为什么?因为妈妈年轻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北电和中戏。
也不知为何,朱一龙被说动了,上了三个月的艺考班,就懵懵懂懂去考试。
他的表演节目是剑道,运气不好,两次表演都摔跤了。
没想到,他还是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班主任崔新琴给他解释," 你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我觉得很有潜力。"
well,这就是北电老师的神奇眼光,看得出白纸跟白纸之间的区别。
上了北电,朱一龙还是很迷茫,甚至在心里想,毕业之后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也挺好,钱够用就行。
第一天上课,朱一龙就对表演死心了一半。
老师让他们在台上扮丑,不丑的不能下台。别的同学利用形体和肢体表演,朱一龙觉得很尴尬,他选择做鬼脸,但同学们都说不丑,最后台上只剩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他。
第一次正式拍戏,在周润发主演的《孔子》里客串,只有一句台词。但朱一龙一到现场,整个人就呆了,拍的时候一个字都想不起来,导演跟他说,如果这个拍不好,以后就别演戏了。
发哥陪他 NG 了 13 次,才终于拍完。
第一次期中考试,朱一龙找到了表演的乐趣,这来自于班主任崔新琴的肯定。
他们做无实物表演,主题是《等待》。朱一龙想象自己拿着两个冰淇淋,看了几次表,冰淇淋开始融化,滴在身上,他去擦,后来滴在手上,他又舔。
老师夸他这个表演特别好。
朱一龙想,表演也没那么难,还挺有意思。于是他开始特别投入,自己写剧本,改变影视剧,自己导,学会享受舞台。
朱一龙的耐心:
天赋平平,但我相信练习
跟很多性格外放的人不一样,朱一龙不是特别放得开的人。一旦进入陌生环境,人一多就会很紧张。
有一次跑组的时候,有个人无意间说," 你的性格不太适合这一行。"这句话在朱一龙脑子里盘桓了好几天,但他觉得自己还是想演戏,不管适不适合。
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抢着签大公司,只有朱一龙,签了一家很小的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拍数字电影,十天一部的那种小制作。
在同学们看来,以后要做明星的人,怎么能自降身价,去拍这种?
在娱乐圈,人人想一炮而红,人人想做人上人,没人愿意屈尊。
可,他们不愿意去想,凭什么一炮而红的是我?
朱一龙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在他看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 " 红 " 的演员,你得有好的作品,好的表演。而现在的自己明显还不具备,凭什么相信会被好导演和好剧本挑中?
他相信练习,而不是等待。
很多香港演员都是从 TVB 小角色做起,不断在拍戏中跑龙套练习,才有了后来的周星驰和周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