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上看,破万指日可待。
能稳住的关键,首先是剧集受众确实广泛。《卿卿日常》在爱奇艺平台的分类标签是爱情、喜剧、古装
在豆瓣的标签是喜剧、爱情、古装。
实际上,正如我在二条试 du 里的剧评所说,《卿卿日常》瞄准的类型,是内地近几年来非常稀缺的" 古装家庭喜剧 ",类型选择精准,执行也很到位,呈现效果也基本满足了受众对这个类型的期待。
而古装家庭喜剧,再加上一个屡试不爽的 " 美食 ",与非常吃 CP 的甜宠剧、虐恋剧、仙侠剧相比,受众要广泛许多。观众年龄层下抵小学生,上到九十九,连男性观众都不介意看上几集。
我前面怎么说的?"片方若无能力令剧集满足最广泛的用户,就需要 " 上头 " 这种强情绪,去补充额外贡献度。"
然而以《卿卿》目前的内容来说,它恰恰就触达并满足了相当广泛的观众群体。
其次是群像塑造相对到位。《卿卿日常》的前三集,在群像塑造上颇见功力,有名有姓的主要角色几乎都交代了细致的背景出身、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明确的剧情任务,交代得很自然,且女性角色大抵都是可爱可亲的,这让剧情的看点相对均匀地分散在较多角色身上。
人物关系也不止爱情上有看点,亲情线,尤其是女性之前的友情线,都有吸引人之处,哪怕 CP 线也不止男女主一对可嗑。
我前面怎么说来着?"当剧集本身乏善可陈、无实质性亮点时," 嗑上头 " 的观众和逐渐掉坑主角的粉丝、准粉丝就异常重要。"
但所能为观众提供相对丰富的观看理由,那影响自然也就不会伤筋动骨。
最后是除爱情外仍有情绪价值提供。嗑 CP 的强情绪固然诱人,但能让当下普遍疲惫的观众毫无心理负担地打开一部剧下饭,也是一种难得的情绪价值,而这种情绪价值仅靠剧情即可实现,并不需要剧外的骚操作协同作战。
《卿卿日常》能顶着主角恋情曝光的压力持续升温,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哪怕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同样高完成度的剧集上,若该剧纯以恋爱为内容,影响显然会大很多。
但运气之外,做剧的水平,也确实决定着整个剧集扛风险的能力。
扎扎实实地做剧本,扎扎实实地拍摄,扎扎实实地表演,纵因恋情或其他负面曝光而无法获得额外的红利,靠剧本身,也绝不会垮。
拨开那些眼花缭乱、喧宾夺主的烟雾,方知谁在裸奔。
一个半月,两三对小花与小生的恋情曝光,还有无数岌岌可危的待播剧 " 人工情侣 ",都是在给影视剧的主创敲警钟:
好好做剧才是正途,靠剧外操作投机取巧,终归只是歪门邪道。
如何看待偶像演员恋情对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