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 用很多方式做到极端的便宜。比如用算法取代人力,更何况中国还有那么多吃苦耐劳效率高的人力," 东南亚劳动力是便宜,但其实我们中国工人一个人的效率可能顶他三个人。"Shein 的一家供应商在采访时表达得很直白。
比如从不开线下店,绝不给房东打工,不被水电房租牵制;比如直接发货到消费者手里,不用转运配送中心统一发货,快递价格被压得很低。
在商业市场上便宜的永远能打败贵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拼多多买电子产品到头来是真的香。
一位供应商曾总结 Shein 对应的用户画像,一类指向欧美市场的中低收入阶层,另一类则指向了 1995 年至 2009 年以后出生的 "Z 世代 "。这类群体就是把衣服当成快餐,能穿几次不是很 care,而这样的群体是遍布全球的大多数。
比如外媒报道中描述了一位玩 Instagram 名叫 Yarin Rada 的女孩用 " 互联网天堂 " 形容 Shein,她觉得每一个女孩都能从 Shein 上找到合适的衣服,只要不涨价,她希望 Shein 越办越好。写到这里文章加了一句:这位 22 岁的女生至今仍没有工作。
不过买 Shein 的顾客不止受困于消费能力,还有看中 Shein 无穷无尽的新款和花钱如流水也不心疼。用 Shein 搭配 Prada、LV 的潮人也不在少数。
但快时尚的兴起本就和 " 中产的崩溃 " 有直接关系,作为社会上最脆弱和自尊心最强的一群人,中产很容易在经济波动下全面崩溃。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 Zara、H&M、GAP、优衣库的纷纷冒头、高速发展,离不开的大背景是石油危机、日本地产泡沫破碎、亚洲金融危机等跌宕起伏的危机。
由此形成的 "M 型社会 ",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中间阶层越来越少,划向中低收入的群体通过平价、平替也能维持高品质生活。20 世纪末是快时尚的爆发期,翻新速度快、种类多、价格友好,还维持了体面。
网红品牌、明星品牌也出现了,时尚话语被 ins、小红书、抖音这些直达用户的互联网平台解构,有点时尚敏感的博主能轻松地拍出真假难辨的 Gucci 风同款大片。
Shein 把流行元素用超高效率的方式溶解在每件廉价小商品。科技出版物 Techonomy 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时尚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近乎无限的款式选择。这家公司一次只生产每种款式的一件商品,并在瞬间收到每位客户的订单后立即补货。
Shein 只负责做生意赚大钱,剩下的全靠消费者自觉力,大骂 Shein 生产 " 时尚垃圾 "、消费主义陷阱的声音随着 Shein 被越来越熟知而变多,但把 Shein 当成功典范模仿学习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现在 Shein 的最大顾客群体还是收入不高却对时尚异常渴望的青少年 / 女,关注这代人的所想,然后投喂满足。
" 晚点 " 曾采访和 Shein 老板许仰天合伙共事过的李鹏,讲到两个人早就预见了中产阶级的崩溃,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许仰天说要给崩溃的中产提供便宜的衣服。
今年 4 月,Shein 筹集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资金,超过了另外两家主要时装零售商 Zara 和 H&M 的市值总和,与此同时,许仰天第一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前 100 富豪榜。
赚中产的钱,算是被快时尚玩明白了。我觉得中产见到便宜就想冲的时候需要向 Shein 学习思路,对赚钱的人来说 1 块钱必须分秒必争,花钱的时候也最好想一想:1 块钱也是钱啊!
你买过 Shein 或者其他快时尚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