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装剧虽多,但难有一部经典的历史正剧走入人心。
曾经的《大清盐商》,《大明王朝 1566》,《天下粮仓》作为正剧的绝对王者,分别从盐、丝、米三个民生基础作为切入点,拍出了错综复杂的朝堂之上与地方官民的博弈。
而最近有这么一部硬核古装历史剧播出了,这次它从黄河治理入手,以小见大描摹百态群像弘扬黄河文化,
还别说,真有点早年清朝历史剧那味儿了——
《天下长河》
该剧由张挺执导,罗晋、尹昉领衔主演,黄志忠、奚美娟等实力派也参与其中,一共四十集,讲的则是少年天子康熙治理黄河的故事。
华夏儿女仰仗黄河生,但同时黄河特殊的水系分部导致天灾也多,正所谓黄河九十九道弯,弯越多,水从高往下越汹涌,同时弯道会形成泥沙沉积,抬高河床。
当泥沙沉积抬高河床时,就不得不铸造堤坝提升两边的位置,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地上河形态,如果降雨过多水流冲击大,一旦冲垮堤坝就会形成决口泛滥。
这就是黄河水灾。
而康熙十五年,康熙(罗晋饰演)同吴三桂的战事已经趋于白热化。
就在胶着之时连降大雨导致的水患泛滥不仅冲垮河道阻断了军队的粮草补给,同时也给沿线百姓带来了巨大威胁。
汛情危急,百姓无助,而地方河道官王光裕却罔顾苍生只知道求神拜佛,家里六个姨太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他不仅没能镇守大堤,还胆大包天贪走了河工的工钱。
一时间,乡野村落,汪洋泽国,浮尸遍野,触目惊心,十分凄惨。
于是,安徽巡抚靳辅(黄志忠饰演)临危受命上任河道总督,抱着 " 堤在人在,堤亡人亡 " 的决心开启 " 擒住黄龙 " 的治理工作。
可严重的水患问题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纵使靳辅再怎么努力,哪怕和河工一起吃住在大堤上,哪怕已经牺牲了数十名百姓,最终也没能守住堤坝。
千钧一发之际,想要扭转水患肆虐的危局,就只剩下一个办法——炸堤泄洪。
之前的堤坝已经护不住了,那么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就必须炸堤。
可是这时候靳辅又面临着着一个新问题:炸堤是死罪,会被灭族的,谁来干这个事情?
他选择了儿子靳治豫。
靳治豫身先士卒带领河工们划着竹筏前往炸堤,只听见一声巨响," 黄龙 " 终于过境了,而他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长河之中。
栉风沐雨不惧万难,最终守得黄河安澜。
这边治理黄河水患之事好不容易告一段落,而贪官王光裕便立马闻讯而回,抗洪时不见人影,表功时却冲在前头。
他不仅谄媚地带了人参准备向朝廷报喜,还污蔑靳辅炸毁大堤和贪赃,要求立即处死。
接手烂摊子,失去了儿子,还要被人诬陷,靳辅真是有苦难言。
可很快洪水再度泛滥,王光裕匆匆逃走并上奏折请罪,把所有的罪责和贪污的罪名都推到了靳辅的头上,让靳辅给他当替罪羊。
当靳辅蒙冤被押解进京时,他也不为自己辩解只一心想着治水,就连受审时都要抓住机会,向康熙推荐治河人才。
而经过这次天灾,康熙也更加坚定了要治理水患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