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广开科举,想要通过这场特殊的考试来选取他心目中能够委以重任的人才,这个人就是陈潢(尹昉饰演)。
这个陈潢性格固执,落榜后犹如乞丐沦落街头,但心心念念的依旧是河道和百姓。
若非康熙在巡查中偶遇脏兮兮的陈潢,恐怕这段故事也要改写了。
其实故事到这里,也正式展开了第二条故事线,除了治河之外的朝堂依旧纷争不断危机四伏。
朝堂之上,分为索额图与纳兰明珠两个对立的党派。
所有朝廷官员都知道这两人是面和心不和:
索额图隶属于正黄旗赫舍里氏,是当今太子生母的叔父,而纳兰明珠则是小镇做题家,全靠科举翻身抱着皇帝大腿爬到相位。
他们的主要矛盾是——索相支持太子胤礽为帝,而明相支持自己的亲外甥大阿哥为帝。
同时,在治理黄河上,明相则为保护靳辅一派,他认为新方法治河可行;而索额图则主张明正典刑。
靳辅炸堤泄洪,拯救了万千百姓却损害了一些贪官的利益,朝堂上下要拿他开刀,拿他抵罪。
而官场如战场,好官被冤死,贪官还流芳百世之事常有。
好在明君在上,康熙并非任由老臣玩弄于鼓掌的昏君,他想着法子用虾米钓鲤鱼,在朝堂上平息言论,定权也保住了保护靳辅的明相。
正所谓朝政清,黄河才能清。
如今前线战争胜负难料,后方闹灾民心动荡,正值内外交困,康熙也为此日夜忧心。
可以说电视剧前八集的故事,就是为了让康熙遇到陈潢和靳辅这两位治河人才,然后铺垫朝堂局势,理顺陈潢靳辅这对理想主义者治河可能遇到的阻碍。
黄河,对贪官是蝇营狗苟仕途算计,对他们却是终身事业天下苍生。
当治理方案冲突一触即发,索额图明珠你退我进打圆场说 " 不急 ",实则不过高高在上,只有陈潢靳辅,一分一刻也不愿等,因为每等一天百姓就苦一天。
和以往的历史剧不同,这部剧中没有想象中枯燥正经的严肃感,反而充满了淡淡的诙谐。
不论是康熙、孝庄、明珠还是索额图,剧中的人物表达都相对口语化和接地气,
既有传奇色彩,又基于历史史实,关键正剧能够兼容轻喜元素,让人看得既感慨也不压抑,实属难得。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
比如钦差大臣伊桑阿巡视黄河大堤时站在坝顶,河道总督王光裕站在堤坡中间。
这个大白胖子站不稳,他手下的奴才却很有眼力见儿,索性在后面双手支着他的腰,就是这个细节把王光裕和奴才的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
有什么样的狗官就有什么样的奴才,有什么样的奴才就有什么样的狗官,这一道理,古今皆然。
再比如党争这事儿,顺着皇上的意思把皇上哄顺了,做什么不做什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斗起来,派系走的是良性循环的路子,皇帝也可美其名曰 " 驭人臣之术 "。
当然了,康熙心里门清儿,所以李光地即便参了纳兰明珠索额图还能活下来,因为他需要李光地这枚子来重新整顿朝廷的政治平衡。
而这个就是眼光,一般人学不来。
不过十分遗憾的是,这部剧开播之后没有什么水花,多少有种静静扑街之势。